孩子身高不够怎么办问
孩子身高不够怎么办
-
孩子长高需注意多方面,保证充足睡眠,不同年龄段睡眠时长有要求;均衡饮食,摄入充足蛋白质、钙、维生素D;适当进行纵向性运动,每周3-5次、每次超30分钟;定期监测身高,有慢性疾病史更要密切关注,身高明显低于正常范围及时就医检查;保持良好心理状态,家庭营造和谐氛围,孩子身高明显低于正常范围及时到医院相关科室就诊。
一、保证充足的睡眠
机制:生长激素在夜间深度睡眠时分泌旺盛,儿童和青少年每天需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一般学龄前儿童需10-13小时,小学生9-11小时,中学生8-10小时。
年龄因素影响:不同年龄段对睡眠时长要求不同,婴儿期睡眠需求更多,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减少,但都要确保充足睡眠以促进生长激素分泌,利于身高增长。
二、均衡的饮食营养
蛋白质:是身体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富含优质蛋白质,有助于身体组织的生长和修复,每日应保证摄入适量,例如5-12岁儿童每天蛋白质摄入量约40-75克。
钙:是骨骼发育的重要矿物质,牛奶是钙的良好来源,每100毫升牛奶约含104毫克钙,儿童每天应保证300-500毫升牛奶的摄入,同时还可通过食用豆制品、虾皮等补充钙。
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可通过适当晒太阳获得,一般每天晒太阳15-30分钟即可满足身体对维生素D的部分需求,也可通过食用鱼肝油等补充。
三、适当的运动锻炼
运动类型:像跳绳、篮球、游泳等纵向性的运动有助于刺激骨骼生长。跳绳时双脚离地,对腿部骨骼有拉伸作用;篮球运动中的跳跃动作能促进骨骼生长;游泳时水的浮力减轻了身体骨骼的压力,全身运动利于骨骼发育。
运动频率与时长:每周应进行至少3-5次运动,每次运动时长30,分钟以上,坚持运动能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刺激生长激素分泌,帮助孩子长高。
四、定期监测身高发育情况
监测方法:可以每3-6个月测量一次身高,并与同年龄、同性别儿童的身高标准曲线进行对比。如果发现孩子身高增长速度低于正常水平(如3岁以下儿童每年身高增长低于7厘米,3岁至青春期前每年身高增长低于5厘米,青春期儿童每年身高增长低于6厘米),应及时就医。
病史影响:如果孩子有慢性疾病史,如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肾病等,这些疾病可能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更需要密切监测身高,因为疾病可能会干扰营养的吸收、激素的分泌等,导致身高增长异常。
五、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心理因素影响:长期的精神压力过大可能会影响孩子体内激素的分泌,从而影响身高。例如,家庭环境不和谐、学习压力过大等都可能对孩子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进而影响身高增长。
应对措施:家长要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进行心理疏导,让孩子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利于身高的正常发育。
如果孩子身高明显低于正常范围,建议及时到医院儿科或内分泌科就诊,进行相关检查,如骨龄测定、生长激素水平检测等,以明确是否存在影响身高的疾病因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