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肌肉萎缩是什么病

肌肉萎缩是什么病

2025年10月22日 20:55:15
病情描述:

肌肉萎缩是什么病

医生回答(1)
  • 孙庆利
    孙庆利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向他提问

    肌肉萎缩是骨骼肌体积缩小、肌纤维变细甚至消失致力量减弱的病理状态,可由肌肉本身病变或其他系统疾病引发,病因分神经源性(脊髓前角细胞等病变致失神经支配萎缩)、肌源性(肌肉本身病变如肌营养不良等致肌纤维变性萎缩)、废用性(长期不活动等致废用性萎缩),症状早期有肌肉无力体积减小进展可致运动障碍不同病因伴随症状异,诊断靠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如肌电图、血液肌酶谱检测、影像学检查,治疗分病因治疗及康复干预,特殊人群中儿童需警惕先天性肌病尽早干预,老年人与退行性变等相关要防跌倒适度运动控基础病,女性需关注内分泌因素及时排查病因。

    一、定义

    肌肉萎缩是指骨骼肌体积缩小、肌纤维变细甚至消失,导致肌肉力量减弱的一种病理状态,可由肌肉本身病变或神经系统等其他系统疾病引发。

    二、病因分类

    (一)神经源性肌萎缩

    多因脊髓前角细胞、神经根或周围神经病变所致,如运动神经元病(如肌萎缩侧索硬化)、脊髓空洞症、格林-巴利综合征等,此类病因会影响神经对肌肉的支配,致使肌肉失神经支配而萎缩。

    (二)肌源性肌萎缩

    源于肌肉本身病变,常见于肌营养不良症(如杜氏肌营养不良)、炎性肌病(如多发性肌炎)、代谢性肌病(如糖原累积症)等,肌肉自身结构或代谢异常直接导致肌纤维变性、萎缩。

    (三)废用性肌萎缩

    因长期不活动、制动(如骨折后长期固定)、缺乏运动等引起,肌肉长期得不到有效使用,导致废用性萎缩。

    三、症状表现

    早期可出现肌肉无力、体积减小,随着病情进展,可致运动功能障碍,影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不同病因伴随症状有差异,如神经源性肌萎缩常伴反射异常,肌源性肌萎缩可能伴有肌肉疼痛、无力进行性加重等,废用性肌萎缩多有明确制动或活动减少病史。

    四、诊断方法

    (一)体格检查

    观察肌肉外观、肌力情况及有无萎缩分布特点等。

    (二)辅助检查

    1.肌电图:可评估神经肌肉传导功能,协助判断神经源性或肌源性损害。

    2.血液检查:如肌酶谱(肌酸激酶等)检测,肌源性疾病常伴肌酶升高。

    3.影像学检查:MRI等可观察肌肉组织形态、结构改变。

    五、治疗原则

    (一)病因治疗

    针对神经源性、肌源性等不同病因进行相应治疗,如神经源性可考虑营养神经药物等(具体药物遵医嘱),肌源性根据疾病类型采取对应治疗措施。

    (二)康复干预

    废用性肌萎缩主要通过康复训练改善,包括肌力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等;神经源性、肌源性肌萎缩也需结合康复手段促进肌肉功能恢复。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肌肉萎缩需警惕先天性肌病等,应尽早进行康复评估与干预,保障儿童正常生长发育,避免因肌肉萎缩影响运动功能发展,日常需加强护理与功能训练指导。

    (二)老年人

    老年人肌肉萎缩常与退行性变、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冠心病等)相关,需注意预防跌倒风险,可通过适度运动(如太极拳、散步等)维持肌肉功能,同时积极控制基础疾病。

    (三)女性

    女性肌肉萎缩需关注内分泌因素影响,如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可能导致肌肉代谢改变,若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排查内分泌等方面病因,针对性采取干预措施。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