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治疗方法问
中风治疗方法
-
急性缺血性中风可通过静脉溶栓(rt-PA发病4.5小时内、尿激酶发病6小时内)和血管内治疗(大血管闭塞发病6-24小时内机械取栓等);出血性中风内科保守治疗需控制血压、降颅内压等,外科治疗用于大量脑出血有脑疝倾向者;中风患者病情稳定后尽早康复治疗,包括多种康复方式且需个性化;中风二级预防对缺血性和出血性中风分别有控制危险因素等相应措施。
一、急性缺血性中风的治疗
(一)静脉溶栓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是目前公认的急性缺血性中风最有效的溶栓药物,需在发病4.5小时内应用,可使部分患者恢复。有研究表明,rt-PA静脉溶栓能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残疾率。
尿激酶也可用于溶栓,但应用时间窗稍宽,一般在发病6小时内,不过疗效和安全性与rt-PA相比有一定差异。
(二)血管内治疗
对于大血管闭塞的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发病6-24小时内可考虑机械取栓等血管内治疗。例如,在一些大规模临床试验中,机械取栓能够使更多患者获得良好预后,尤其是前循环大血管闭塞的患者。
二、出血性中风的治疗
(一)内科保守治疗
对于轻度脑出血患者,主要是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等。严格控制血压至关重要,过高的血压会加重出血,一般将收缩压控制在150mmHg左右。降低颅内压可使用甘露醇等药物,甘露醇能通过提高血浆渗透压,使脑组织脱水,降低颅内压,但需要注意其可能对肾功能等产生影响,尤其是老年患者或已有肾功能不全者需谨慎使用。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对于有吞咽困难的患者,需注意营养支持,防止误吸等并发症。
(二)外科治疗
对于大量脑出血、有脑疝形成倾向的患者,可考虑外科手术治疗,如去骨瓣减压术等。手术可以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挽救患者生命,但手术也有一定风险,需要严格掌握手术指征。例如,壳核出血大于30ml、丘脑出血大于15ml等情况可能是手术的适应证。
三、康复治疗
无论是缺血性还是出血性中风患者,病情稳定后都应尽早进行康复治疗。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如关节活动度训练、平衡训练等)、作业治疗(如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言语治疗(对于有言语障碍的患者)等。康复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一般来说,康复开始得越早,患者的预后越好。例如,在中风后数天至一周内就可以开始进行早期的床上良肢位摆放等康复措施,随着病情的恢复逐渐增加康复训练的强度和难度。对于老年患者,康复训练需要更加注重安全性,避免过度劳累;对于有认知障碍的患者,康复治疗还需要结合认知训练等。
四、二级预防
对于中风患者,二级预防非常重要。对于缺血性中风患者,需要控制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控制在目标范围内(一般小于140/90mmHg,对于合并糖尿病或肾病的患者,可控制在小于130/80mmHg);高血脂患者需要使用他汀类药物降脂,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至1.8mmol/L以下;对于有房颤的患者,需要使用抗凝药物预防中风复发,如华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药等,但使用抗凝药物需要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或药物相关的指标,根据指标调整剂量,同时要注意出血风险等。对于出血性中风患者,需要控制血压,避免再次出血,同时对于有脑血管畸形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可能需要进一步的评估和处理。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