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和阿尔茨海默症有什么区别问
帕金森和阿尔茨海默症有什么区别
-
帕金森病是中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致多巴胺减少,有运动(静止性震颤、肌强直等)和非运动症状,60岁后多发,靠病史等诊断,药物等治疗;阿尔茨海默症是老年及老年前期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与β-淀粉样蛋白沉积等有关,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等,65岁后多见,靠相关评估等诊断,对症治疗,两者在多方面有明显区别,需准确鉴别治疗。
阿尔茨海默症:是发生于老年和老年前期、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发病机制与β-淀粉样蛋白沉积形成的老年斑、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形成的神经纤维缠结等有关,主要表现为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能力损害、抽象思维和计算力损害、人格和行为改变等。
临床表现差异
运动症状方面
帕金森病:静止性震颤多始于一侧上肢远端,静止时出现或明显,随意运动时减轻或停止,紧张时加剧,入睡后消失;肌强直表现为铅管样强直,若同时伴有震颤则呈齿轮样强直;运动迟缓表现为随意运动减少,动作缓慢、笨拙,面部表情减少,瞬目减少,称为“面具脸”,书写时字体越写越小,称为“小写症”等;姿势平衡障碍多在疾病中晚期出现,容易跌倒。
阿尔茨海默症:一般早期无明显运动症状,疾病中晚期可能出现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等,但相对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出现较晚且程度较轻。
认知与精神症状方面
帕金森病:认知障碍相对较轻,早期一般不明显,中晚期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执行功能障碍等,但不如阿尔茨海默症典型和严重。
阿尔茨海默症:早期主要表现为近记忆障碍,逐渐出现远记忆障碍,认知功能全面减退,还可能出现精神行为异常,如幻觉、妄想、抑郁、焦虑、激越等。
发病年龄与人群差异
帕金森病:多在60岁以后发病,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倾向,男性略多于女性,长期接触某些环境毒素等可能增加发病风险。
阿尔茨海默症:多见于65岁以后的老年人,但也有早发型(65岁以前发病),女性患病率略高于男性,家族遗传因素在早发型中较为重要,此外,头部外伤、低教育水平等也是其危险因素。
诊断与鉴别诊断
帕金森病:主要依靠病史、临床表现和神经系统查体,结合多巴胺转运体SPECT成像等辅助检查进行诊断。需要与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如药物、脑炎、脑外伤等引起)、抑郁症导致的运动迟缓等进行鉴别。
阿尔茨海默症:临床诊断主要依据病史、认知功能评估量表(如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等)、影像学检查(如头颅磁共振成像可见海马、内侧颞叶萎缩等)以及排除其他导致痴呆的原因来确诊。需与血管性痴呆、路易体痴呆等进行鉴别。
治疗原则
帕金森病: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如多巴胺替代治疗、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等)、手术治疗(如脑深部电刺激术)、康复治疗等。药物治疗是首选且主要的治疗手段,需根据患者病情阶段等调整用药。
阿尔茨海默症:目前尚无特效治愈方法,主要是对症治疗,包括认知康复训练、药物治疗(如胆碱酯酶抑制剂、美金刚等改善认知功能)、精神行为症状的管理等。
总之,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症在疾病定义、临床表现、发病年龄、诊断及治疗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临床医生需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准确鉴别和合理治疗。对于老年人等高危人群,应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出现相关症状及时就医检查。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