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帕金森是什么

帕金森是什么

2025年10月22日 21:25:07
病情描述:

帕金森是什么

医生回答(1)
  • 刘爱华
    刘爱华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向他提问

    帕金森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因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致纹状体多巴胺减少引发症状,临床表现有静止性震颤等运动症状及感觉障碍等非运动症状,发病机制涉及年龄老化、遗传、环境因素,诊断依据临床表现等,治疗包括药物、手术、康复、心理及照料护理,特殊人群如老年、女性、有基础病、儿童等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定义

    帕金森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因中脑黑质内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致使纹状体多巴胺含量显著减少而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

    二、主要临床表现

    (一)运动症状

    1.静止性震颤:多始于一侧上肢远端,表现为拇指与屈曲食指间呈“搓丸样”动作,静止时明显,随意运动时减轻或停止,紧张激动时加剧,入睡后消失。

    2.肌强直:屈肌与伸肌肌张力同时增高,被动运动关节时阻力始终增高,呈“铅管样强直”,若伴震颤则呈“齿轮样强直”。

    3.运动迟缓:随意运动减少、动作缓慢笨拙,早期手指精细动作(如系鞋带、扣纽扣)困难,渐发展为全面性随意运动减少、迟缓,晚期因合并肌张力增高致起床、翻身困难。

    4.姿势步态障碍:早期走路时患侧上肢摆臂幅度减小或消失、步幅缩短,渐发展为慌张步态,行走时越走越快且不能及时止步。

    (二)非运动症状

    1.感觉障碍:早期常出现嗅觉减退。

    2.睡眠障碍:表现多样,如入睡困难、睡眠中多梦、易惊醒等。

    3.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可见便秘、多汗、排尿障碍、直立性低血压等。

    4.精神障碍:包括抑郁、焦虑、认知障碍、幻觉、淡漠、睡眠障碍等。

    三、发病机制

    (一)年龄老化

    随年龄增长,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逐渐变性丢失,当多巴胺能神经元丢失超50%、纹状体多巴胺递质含量减少超80%时,临床可出现帕金森病运动症状。

    (二)遗传因素

    约10%患者有家族史,呈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

    (三)环境因素

    一些除草剂、杀虫剂、工业毒素等可能是帕金森病危险因素。

    四、诊断方法

    主要依据临床表现(运动与非运动症状)及神经系统查体,一般采用英国脑库帕金森病诊断标准等进行诊断,必要时结合头颅磁共振成像(MRI)等排除其他疾病。

    五、治疗原则

    (一)药物治疗

    为最主要治疗手段,通过补充多巴胺或调节多巴胺能与胆碱能系统平衡改善症状,常用药物如复方左旋多巴等(仅说明药物名称,不涉及具体服用指导)。

    (二)手术治疗

    适用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出现严重异动症等情况患者。

    (三)康复治疗

    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治疗等,有助于维持患者运动功能与生活自理能力。

    (四)心理治疗

    针对存在抑郁、焦虑等精神障碍患者。

    (五)照料护理

    注意防止患者跌倒,保证营养摄入等。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老年患者

    需密切关注药物副作用及跌倒风险,因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药物代谢能力下降,用药时需谨慎调整剂量。

    (二)女性患者

    孕期和哺乳期用药需咨询医生,部分药物可能影响胎儿或婴儿。

    (三)有基础疾病患者

    如合并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治疗帕金森病时需考虑基础疾病对药物的影响及药物对基础疾病的影响,例如使用影响血压药物时需监测血压变化。

    (四)儿童患者

    儿童帕金森病罕见,若有儿童出现类似症状,需高度警惕其他继发性原因,诊断与治疗需格外谨慎,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避免不适当药物使用。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