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盆底肌是哪里

盆底肌是哪里

2025年10月22日 21:35:08
病情描述:

盆底肌是哪里

医生回答(1)
  • 肖松舒
    肖松舒副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向他提问

    盆底肌是封闭骨盆底的肌肉群,位于骨盆底部,有浅层和深层肌肉组成,具有支撑盆腔器官、控制排尿排便、参与性功能等功能,不同人群如女性、男性、老年人及有相关病史人群有不同特点及注意事项,女性妊娠分娩易损伤需康复训练,男性也需关注,老年人易退变需适度锻炼,有相关病史人群要保健锻炼。

    盆底肌的组成部分

    1.浅层肌肉:包括球海绵体肌、坐骨海绵体肌、会阴浅横肌和肛门外括约肌。球海绵体肌围绕尿道和阴道开口,收缩时可压迫尿道和阴道,有控制排尿和协助阴茎勃起、阴道收缩的作用;坐骨海绵体肌覆盖在坐骨海绵体上,收缩时能压迫阴茎海绵体根部,协助维持阴茎勃起;会阴浅横肌起自坐骨结节,止于会阴中心腱,有稳定会阴中心腱的作用;肛门外括约肌环绕肛门,主要功能是控制排便。

    2.深层肌肉:有耻骨直肠肌、耻骨尾骨肌和髂骨尾骨肌。耻骨直肠肌呈U形,环绕直肠和肛管连接处,收缩时可增加肛管直肠角,对控制排便起重要作用;耻骨尾骨肌是盆底肌中最宽大、最坚韧的部分,起自耻骨后面,止于尾骨和直肠壁,参与构成盆底的主体结构,对盆腔器官有重要的支撑作用;髂骨尾骨肌起自髋骨的坐骨棘,向后下方及中线止于尾骨和直肠壁,也参与盆腔器官的支撑。

    盆底肌的功能

    1.支撑盆腔器官:维持膀胱、子宫、直肠等盆腔器官的正常位置,使其处于合适的解剖位置,保证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例如,在女性怀孕和分娩过程中,盆底肌承受着较大的压力,正常的盆底肌能够较好地支撑增大的子宫等器官,而如果盆底肌受损,就可能导致器官脱垂等问题。

    2.控制排尿和排便:通过盆底肌的收缩和舒张来控制尿液和粪便的排出。当需要排尿或排便时,盆底肌放松,使尿道和肛门开放;而在不需要排尿或排便时,盆底肌收缩,关闭尿道和肛门,起到控制作用。比如,盆底肌功能良好的人能够自主控制排尿,避免出现尿失禁等情况。

    3.参与性功能:对于男性和女性的性功能都有一定的影响。在性交过程中,盆底肌的收缩能够增强性快感和性体验;对于女性,良好的盆底肌功能有助于维持正常的性功能和生殖功能。

    不同人群盆底肌的特点及相关注意事项

    女性:女性在妊娠、分娩过程中容易导致盆底肌损伤,尤其是阴道分娩的女性,怀孕时子宫增大对盆底肌的压迫以及分娩时胎儿通过产道对盆底肌的牵拉,都可能引起盆底肌纤维断裂、肌肉力量减弱等。产后需要注意进行盆底肌的康复训练,如凯格尔运动等,以促进盆底肌功能的恢复。在孕期也可以通过适当的盆底肌锻炼来预防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

    男性:虽然男性盆底肌损伤的概率相对女性较低,但也可能因外伤、手术等原因导致盆底肌受损。例如,前列腺手术等可能会影响盆底肌功能,男性也需要关注自身盆底肌健康,如有相关问题应及时进行评估和干预。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盆底肌会出现自然的退变,肌肉力量逐渐减弱,弹性下降。老年人更容易出现盆底肌功能障碍相关问题,如尿失禁、直肠脱垂等。老年人可以通过适度的盆底肌锻炼来维持盆底肌的功能,如简单的收缩盆底肌的动作等,但要注意锻炼的强度和频率,避免过度劳累。

    有相关病史人群:患有慢性咳嗽、便秘等疾病的人群,由于长期腹压增加,会加重盆底肌的负担,容易导致盆底肌功能受损。这类人群除了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外,还需要特别注意盆底肌的保健,加强盆底肌锻炼,以减轻盆底肌的压力,预防盆底肌功能障碍的发生。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