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周围脓肿怎么回事问
阑尾周围脓肿怎么回事
-
阑尾周围脓肿是阑尾炎未及时治疗形成的病理状态,由阑尾炎症未控及个体免疫等因素致脓液被包裹而成,有腹痛、发热、腹部包块等表现,可通过体格检查、超声、CT等诊断,初期可保守治疗,后期需手术,儿童和老年人患时各有注意事项。
发病原因
阑尾炎症未控制:阑尾发生炎症后,如果患者没有及时接受有效的抗感染等治疗,阑尾的炎症持续进展,阑尾组织坏死、穿孔,渗出的脓液不能顺利扩散到腹腔其他部位,就会在阑尾周围被大网膜、肠管等组织包裹,逐渐形成脓肿。例如,一些患者在出现阑尾炎的腹痛、发热等症状后,没有及时就医治疗,导致病情发展到阑尾周围脓肿阶段。
个体免疫等因素:不同个体的免疫状态等也有影响,免疫力相对较弱的人群,阑尾炎症更容易扩散不出去而形成周围脓肿。比如儿童和老年人,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老年人免疫力可能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相对更容易发生阑尾周围脓肿这种情况。
临床表现
腹痛:多有阑尾炎病史,腹痛症状可能较最初的阑尾炎有所变化,一般是右下腹持续的隐痛或胀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有的患者疼痛相对局限,与阑尾周围的包裹情况有关。例如,脓肿包裹较好时,疼痛可能相对固定在右下腹。
发热: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体温可在38℃左右,也可能更高。这是因为局部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导致机体发热,是身体对抗感染的一种表现。
腹部包块:在右下腹可触及边界不清、有压痛的包块,这是阑尾周围脓肿的一个典型体征。通过腹部触诊可以初步发现这个包块,但需要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明确。
诊断方法
体格检查:医生通过腹部触诊,发现右下腹有压痛性包块等表现。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可以清晰地看到右下腹阑尾周围的液性暗区以及包裹的脓肿情况,能明确脓肿的大小、位置等,是常用的检查方法。例如,超声下可观察到阑尾周围有界限相对清楚的低回声或无回声区,提示脓肿形成。
CT检查:对于阑尾周围脓肿的诊断更具准确性,能更清晰地显示脓肿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包括是否累及邻近肠管等情况,有助于制定治疗方案。
治疗原则
初期保守治疗:对于脓肿形成时间较短、患者一般情况尚可的,可以先采取保守治疗。主要是使用有效的抗生素抗感染治疗,选择能覆盖肠道杆菌等常见致病菌的抗生素,通过静脉输液等途径给药,同时配合补液等支持治疗。让脓肿有吸收消退的可能。例如,使用头孢类抗生素联合甲硝唑等药物抗感染。
后期手术治疗:如果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脓肿持续不吸收甚至增大,或者患者出现病情加重等情况,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脓肿切开引流等,通过手术将脓肿内的脓液引出,促进感染的控制和恢复。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患阑尾周围脓肿时,病情变化相对较快,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在治疗过程中,使用抗生素要谨慎考虑儿童的年龄、体重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抗生素种类和剂量,同时要注意儿童的营养支持等情况,因为儿童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感染可能对其生长发育有一定影响,需要加强护理和营养供给。
老年人:老年人机体功能相对减退,阑尾周围脓肿的治疗中,要关注老年人的基础疾病,如是否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在抗感染治疗时要考虑药物对老年人肝肾功能的影响,手术治疗时要评估老年人的手术耐受能力等,术后要加强护理,预防肺部感染、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因为老年人术后恢复相对较慢,且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