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儿童疝气微创手术的过程

儿童疝气微创手术的过程

2025年10月22日 11:41:41
病情描述:

儿童疝气微创手术的过程

医生回答(1)
  • 李鲁传
    李鲁传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向他提问

    疝气微创手术包括术前准备(评估患儿、禁食禁水、清洁消毒皮肤)、麻醉(多全身麻醉)、手术过程(建立气腹、置入器械、找疝囊、处理疝囊、关闭切口)、术后护理(一般护理、切口护理、饮食护理、活动护理),不同特殊人群如婴幼儿、有基础病史患儿有相应特殊考虑。

    一、术前准备

    1.患儿评估

    年龄较小的儿童需详细评估心肺功能等基本状况,对于有基础病史的儿童,如先天性心脏病等,要充分评估手术风险,因为疝气微创手术虽相对创伤小,但仍需考虑患儿整体身体耐受情况。

    进行体格检查明确疝气的具体情况,如疝的类型(腹股沟疝等)、疝内容物等,通过超声等检查进一步辅助评估。

    2.患儿准备

    术前禁食禁水,一般来说,术前6小时禁固体食物,术前4小时禁饮清流质,以防止术中呕吐引起误吸。对于婴幼儿,要做好家长的宣教工作,确保患儿在合适的禁食禁水时间内。

    清洁皮肤,对手术区域进行消毒,预防感染。

    二、麻醉

    1.麻醉选择

    多采用全身麻醉,对于儿童来说,全身麻醉能保证手术过程中患儿安静不动,便于手术操作。全身麻醉的药物选择会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等因素进行个体化调整。

    三、手术过程

    1.建立气腹

    采用腹腔镜手术的方式,首先在患儿腹部建立气腹,一般通过脐部穿刺插入气腹针,注入二氧化碳气体,使腹腔内压力维持在一定范围(通常小儿为8-12mmHg左右),为腹腔镜操作创造空间。

    2.置入腹腔镜器械

    通过脐部的穿刺孔置入腹腔镜,在腹腔镜的直视下,再通过其他部位的小切口(通常为1-2个,直径约3-5mm)置入操作器械。

    3.寻找疝囊

    在腹腔内找到疝囊,对于腹股沟疝患儿,要明确疝囊的位置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4.处理疝囊

    对于疝囊进行处理,通常是将疝囊高位结扎。通过腹腔镜器械用缝线等将疝囊的颈部进行结扎,确保疝内容物不再突出。

    5.关闭切口

    手术结束后,排出腹腔内的二氧化碳气体,依次关闭各穿刺孔。切口一般用创可贴等简单覆盖即可。

    四、术后护理

    1.一般护理

    术后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如心率、呼吸、血压等。对于婴幼儿要特别注意呼吸情况,因为全身麻醉苏醒过程中可能会有呼吸方面的变化。

    术后体位,一般患儿麻醉苏醒后可采取半卧位,有利于呼吸和腹腔渗出液的引流。

    2.切口护理

    保持手术切口清洁干燥,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渗液、红肿等情况。对于婴幼儿要避免其用手搔抓切口等。

    3.饮食护理

    患儿麻醉苏醒后,若没有呕吐等不适,可逐渐恢复饮食。先从少量清淡流质饮食开始,如温开水、稀米汤等,然后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注意营养均衡,以促进切口愈合等。

    4.活动护理

    术后早期要限制患儿剧烈活动,避免增加腹压的动作,如哭闹、用力排便等,一般建议1-2周内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疝气复发,但可进行适当的床上活动等。

    五、特殊人群考虑

    1.婴幼儿

    由于婴幼儿身体各器官功能发育尚未完善,在术前评估时要更加谨慎,密切关注其基础疾病情况。术后护理中要特别注意呼吸管理,因为婴幼儿呼吸代偿能力较弱,一旦出现呼吸异常要及时处理。同时,在饮食护理上要严格遵循禁食禁水时间,防止误吸等情况发生。

    2.有基础病史患儿

    对于有先天性心脏病等基础病史的患儿,在整个手术过程中要加强监测,如术中持续监测血氧饱和度等,术后要加强对基础疾病相关指标的观察,如心脏功能的监测等,确保患儿平稳恢复。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