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股疝和腹股沟疝区别有哪些

股疝和腹股沟疝区别有哪些

2025年10月22日 13:09:29
病情描述:

股疝和腹股沟疝区别有哪些

医生回答(1)
  • 张自琴
    张自琴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向他提问

    股疝与腹股沟疝在解剖位置、临床表现、治疗方式及预后复发方面存在差异。股疝好发于40岁以上女性,疝块小,易嵌顿绞窄,需及时手术,复发率相对较高;腹股沟疝中小儿斜疝多需手术且预后好,成人有多种手术方式,直疝也需手术,一般复发率相对股疝较低。

    腹股沟疝:分为腹股沟斜疝和腹股沟直疝。腹股沟斜疝是腹腔内脏器通过腹股沟管深环(内环)突出,向内、向下、向前斜行经过腹股沟管,再穿出腹股沟管浅环(皮下环),并可进入阴囊;腹股沟直疝则是由直疝三角区突出,不经过内环,也不进入阴囊。腹股沟疝多见于男性,尤其是儿童和老年男性,儿童时期腹股沟管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老年男性则多因腹壁肌肉退行性变、腹股沟区解剖结构薄弱等因素导致发病。

    临床表现不同

    股疝:典型表现为腹股沟韧带下方卵圆窝处有一半球形隆起,疝块通常较小,站立或腹压增加时明显,平卧时可回纳,但有时回纳不完全,疝内容物若为肠管,可出现腹痛、腹胀、呕吐等肠梗阻表现,由于股管较窄,股疝容易发生嵌顿,嵌顿发生率较高,这是因为股疝的疝环周围多为坚韧的韧带结构,弹性较小,疝内容物嵌顿后容易导致绞窄性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

    腹股沟斜疝:小儿腹股沟斜疝表现为腹股沟区可复性肿块,常在哭闹、站立、行走或咳嗽时出现,平卧休息或用手挤压时肿块可回纳腹腔;成人腹股沟斜疝早期可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腹股沟区可复性肿块,站立或腹内压增高时突出,平卧或用手推送时肿块可回纳。腹股沟斜疝发生嵌顿的情况也较多见,一旦嵌顿,可出现疝块突然增大,伴有明显疼痛,且不能回纳,同时可伴有肠梗阻表现。腹股沟直疝多见于老年男性,表现为站立时腹股沟内侧端、耻骨结节上外方出现一半球形肿块,平卧时肿块可自行回纳,极少发生嵌顿。

    治疗方式区别

    股疝:由于股疝容易嵌顿和绞窄,因此一旦确诊,应及时手术治疗。手术方法主要有疝囊高位结扎术联合无张力疝修补术等。对于老年患者或身体状况较差不能耐受复杂手术的患者,可考虑使用疝带等保守治疗方法,但保守治疗只能暂时缓解症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且有疝内容物嵌顿的风险。

    腹股沟疝:小儿腹股沟斜疝一般建议手术治疗,通常采用疝囊高位结扎术,因为小儿的腹肌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自行强壮的可能,单纯疝囊高位结扎往往能获得较好的疗效;成人腹股沟疝则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方式包括传统的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和腹腔镜下疝修补术等。传统疝修补术是利用自身组织进行修补,但复发率相对较高;无张力疝修补术使用人工补片进行修补,复发率较低;腹腔镜下疝修补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但对手术设备和医生技术要求较高。腹股沟直疝一般也需要手术治疗,手术原则与腹股沟斜疝类似。

    预后及复发差异

    股疝:股疝由于容易嵌顿绞窄,若不及时手术治疗,预后较差,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肠坏死等。手术治疗后,若能顺利恢复,一般预后较好,但仍有一定的复发率,复发率相对腹股沟疝可能稍高一些,这与股疝的解剖特点以及手术操作的难度等因素有关。

    腹股沟疝: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治疗后预后良好,复发率较低;成人腹股沟疝经过规范手术治疗后,预后也较好,无张力疝修补术等方法的应用降低了复发率,但不同手术方式的复发率有所差异。一般来说,规范手术操作下,腹股沟疝的复发率相对股疝较低,但如果术后患者过早增加腹压等,也可能导致复发。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