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病毒性乙型肝炎怎么治

病毒性乙型肝炎怎么治

2025年10月22日 21:44:35
病情描述:

病毒性乙型肝炎怎么治

医生回答(1)
  • 蒋卫民
    蒋卫民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向他提问

    乙型肝炎的治疗包括抗病毒、免疫调节、抗炎抗氧化保肝及抗纤维化治疗,不同人群治疗有注意事项,如孕妇妊娠后期可在评估下用替诺福韦酯等抗病毒,儿童选对生长发育影响小的药并监测,老年人考虑肝肾功能选影响小的药并监测指标。

    一、抗病毒治疗

    (一)适用人群

    对于HBVDNA阳性的成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若ALT持续升高(一般指ALT≥2×ULN,ULN为正常上限)或肝组织学显示有明显炎症坏死(G≥2)或纤维化(S≥2),应考虑抗病毒治疗。对于HBVDNA阳性且ALT正常的成人患者,若肝组织学显示有明显炎症坏死(G≥2)或纤维化(S≥2),或有肝硬化家族史且年龄>30岁,也应考虑抗病毒治疗。对于HBVDNA阳性的儿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若ALT持续升高(≥1×ULN且持续时间>6个月),或肝组织学显示有明显炎症坏死(G≥2)或纤维化(S≥2),应考虑抗病毒治疗。

    (二)常用药物及作用机制

    核苷(酸)类似物:如恩替卡韦,其作用机制是抑制HBVDNA多聚酶(逆转录酶),通过磷酸化成为具有活性的三磷酸恩替卡韦,三磷酸恩替卡韦与三磷酸脱氧鸟嘌呤核苷竞争,抑制病毒多聚酶(逆转录酶)的所有三种活性:HBV多聚酶启动、前基因组mRNA逆转录负链的合成、HBVDNA正链的合成。

    干扰素:包括普通干扰素和聚乙二醇干扰素。普通干扰素通过诱导机体产生细胞因子发挥抗病毒作用,增强自然杀伤细胞(NK)、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活力,从而起到免疫调节作用及直接抗病毒作用。聚乙二醇干扰素是在普通干扰素的基础上连接聚乙二醇分子,延长了药物在体内的半衰期,可每周给药一次。

    二、免疫调节治疗

    (一)药物及作用

    胸腺肽α1:可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T淋巴细胞的活性等,有助于机体对乙肝病毒的免疫清除。研究表明,它可以与抗病毒药物联合使用,提高抗病毒治疗的应答率。

    三、抗炎、抗氧化和保肝治疗

    (一)常用药物及作用

    甘草酸制剂:如复方甘草酸苷,具有抗炎、抗氧化、保护肝细胞膜及改善肝功能的作用。其通过抑制磷脂酶A2的活性,减少花生四烯酸的生成,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同时还能促进胆色素代谢,减少转氨酶释放等。

    水飞蓟素类:如水飞蓟宾,可稳定肝细胞膜,保护肝细胞的酶系统,清除肝细胞内的活性氧自由基,从而提高肝脏的解毒能力,起到保肝作用。

    四、抗纤维化治疗

    (一)药物及作用

    扶正化瘀胶囊:具有活血祛瘀、益精养肝的作用,可通过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活化和增殖,减少胶原蛋白的合成,从而起到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多项临床研究显示其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五、特殊人群的治疗注意事项

    (一)孕妇

    对于HBVDNA阳性的孕妇,为了阻断母婴传播,在妊娠后期(一般建议妊娠28-32周)可根据情况使用替诺福韦酯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但需在医生的严格评估下进行,权衡母婴的风险受益比。

    (二)儿童

    儿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治疗时,应选择对儿童生长发育影响较小的药物,如恩替卡韦在儿童中的使用需严格遵循儿童用药的相关标准,要密切监测儿童的生长发育指标等情况。

    (三)老年人

    老年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治疗时,需考虑其肝肾功能减退的情况,选择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并密切监测肝肾功能、血常规等指标,因为老年人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可能增加。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