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知识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知识

2025年10月22日 09:53:27
病情描述: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知识

医生回答(1)
  • 叶家卫
    叶家卫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向他提问

    为有效应对新冠疫情,需从个人防护(正确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环境消毒(家居和公共环境分别消毒及注意特殊人群)、保持社交距离、健康监测(自我监测及高风险人群加强监测)、疫苗接种(明确接种意义及接种后注意事项)等方面采取措施,不同年龄和健康状况人群需根据自身情况做好相关应对。

    一、个人防护

    1.口罩佩戴:在人员密集场所、密闭空间等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及以上防护口罩,能有效阻挡病毒传播,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需选择适合其脸型的儿童专用口罩,确保贴合面部,老年人佩戴时要注意舒适度,避免因长时间佩戴产生不适;对于有基础病史的人群,如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选择口罩时要考虑呼吸阻力等因素。

    2.手卫生:勤用肥皂或含酒精成分的洗手液洗手,洗手时要注意按照七步洗手法,充分揉搓双手至少20秒,无论儿童、成年人还是老年人,都应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儿童可能需要家长协助正确洗手,老年人若有行动不便等情况,可使用湿巾等辅助清洁双手,有病史人群要特别注意在接触公共物品后、进食前等及时洗手。

    二、环境消毒

    1.家居环境:定期对家居环境进行消毒,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或过氧乙酸等消毒剂,按照说明书稀释后擦拭家具、地面等。不同材质的家居表面消毒方法略有不同,对于金属表面可选择腐蚀性小的消毒剂,对于织物等可采用高温清洗等方式。儿童居住环境消毒时要注意避免儿童接触到消毒剂,老年人居住环境消毒要选择对身体刺激性小的消毒方式和消毒剂,有病史人群的居住环境消毒要考虑其身体状况对消毒剂气味等的耐受情况。

    2.公共环境:公共场所如商场、公交等,相关管理方会定期进行全面消毒,通风良好的环境有助于降低病毒浓度,无论是哪个年龄段人群在公共环境中都应配合相关消毒通风措施,特殊人群要根据自身情况尽量减少在人员密集且通风不佳的公共环境中的停留时间。

    三、社交距离

    保持安全社交距离,与他人至少保持1米以上距离,在不同场景下都应尽量遵循,儿童在人群中可能需要家长帮助保持距离,老年人在社交时要注意与他人保持合适距离以保障自身健康,有病史人群更应注意避免与过多人群近距离接触增加感染风险。

    四、健康监测

    1.自我健康监测:密切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如出现发热、咳嗽、乏力等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症状时,要及时进行抗原或核酸检测。不同年龄人群对症状的感知和表现可能不同,儿童可能表现为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非典型症状,老年人可能症状不典型且容易加重,有病史人群出现疑似症状时要格外重视,尽快进行检测排查。

    2.高风险人群管理:对于老年人、有基础疾病人群等高风险人群,更要加强健康监测,建议定期进行核酸或抗原检测,如有条件可进行抗体检测等,以便早期发现感染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

    五、疫苗接种

    1.接种意义: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是预防感染、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的有效措施,不同年龄人群都应根据自身情况在符合接种条件时及时接种疫苗,儿童要在专业医生评估后按照程序接种,老年人和有基础病史人群接种前要充分咨询医生,评估自身健康状况后再决定是否接种及选择合适的疫苗种类等。

    2.接种后注意事项:接种疫苗后要在现场留观30分钟,保持注射部位清洁干燥等,不同人群接种后的反应可能不同,儿童接种后要关注是否有异常反应,老年人要注意休息,有病史人群要观察自身基础疾病是否有变化等情况。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