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感染丙肝后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感染丙肝后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2025年10月23日 19:05:42
病情描述:

感染丙肝后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医生回答(1)
  • 陆海英
    陆海英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向他提问

    丙肝传播途径包括输入污染血液及血制品、侵入性操作工具未严格消毒致病毒经皮肤或黏膜破损处进入,母婴传播中孕期、分娩及产后母乳喂养有感染可能,性传播时无保护性行为可致病毒通过性接触破损处侵入,还包括共用剃须刀牙刷等个人物品及不规范纹身纹眉等操作因器械污染未正确消毒存在感染风险。

    一、血液传播

    1.输入污染血液及血制品:曾经输注过被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是重要的传播途径。在丙肝病毒检测技术不完善的年代,此类情况较为常见,如今随着筛查手段的完善,这种情况已大幅减少,但仍需警惕。

    2.侵入性操作工具污染:使用被丙肝病毒污染且未严格消毒的注射器、针灸针、牙科器械等侵入性医疗操作工具时,病毒可通过皮肤或黏膜破损处进入人体导致感染。例如,在一些不正规的医疗场所,重复使用未经彻底消毒的注射器就存在极大风险。

    二、母婴传播

    感染丙肝的母亲在怀孕过程中,丙肝病毒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分娩时,胎儿接触母亲的血液、羊水等也可能被感染;产后母乳喂养过程中,若母亲乳头有破损出血,病毒也可能通过乳汁传播给婴儿。但母婴传播的发生率相对较低,约为5%-10%左右。

    三、性传播

    与丙肝患者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时,病毒可通过性接触中皮肤或黏膜的破损处进入对方体内从而引发感染。研究表明,与丙肝患者发生无保护性行为的人群,感染丙肝的风险较普通人群有所增加。

    四、其他特殊传播途径

    1.共用个人物品: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导致皮肤黏膜破损的个人物品时,若物品上沾染了丙肝患者的血液,病毒可通过破损处侵入健康人引发感染。例如,家庭成员中有人感染丙肝,共用剃须刀就可能造成传播。

    2.医疗操作不规范:在一些不具备正规消毒条件的场所进行纹身、纹眉等操作时,使用的器械若被丙肝病毒污染且未正确消毒,也存在感染丙肝的风险。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