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什么是更年期

什么是更年期

2025年10月23日 11:20:03
病情描述:

什么是更年期

医生回答(1)
  • 冯秀山
    冯秀山主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向他提问

    更年期是女性45至55岁间卵巢功能开始衰退直至完全消失的阶段,因卵巢功能衰退致激素分泌减少打破平衡引发机体多系统适应性改变,分为绝经前期、绝经期、绝经后期,有月经紊乱、潮热盗汗等生理症状及情绪波动等心理症状,患相关疾病风险增加,需注重健康管理如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定期检查、保持良好心态。

    一、定义

    更年期是女性从中年向老年过渡的生理阶段,一般指女性卵巢功能开始衰退直至完全消失的过程,通常发生在45~55岁之间,此阶段因卵巢分泌雌激素等激素的水平逐渐下降,引发身体和心理的一系列变化。

    二、发生机制

    女性进入更年期主要是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所致,随着年龄增长,卵巢内卵泡储备耗竭,雌激素等激素分泌量减少,进而打破体内激素平衡,引发机体多系统的适应性改变。

    三、年龄段划分

    更年期分为绝经前期、绝经期和绝经后期。绝经前期指卵巢功能开始衰退至最后一次月经的时期;绝经期是最后一次月经来潮的时期;绝经后期则是从绝经到老年的阶段。

    四、症状表现

    (一)生理症状

    1.月经紊乱: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经量时多时少,最终绝经。

    2.潮热盗汗:突然感到热浪从胸部涌向头部,伴有出汗,夜间症状可能更明显。

    3.泌尿生殖系统变化:阴道干涩、性交疼痛、尿频、尿急等,因雌激素减少导致泌尿生殖道黏膜变薄。

    4.骨质疏松:雌激素缺乏使骨质流失加快,增加骨折风险。

    5.心血管症状:可能出现血压波动、心悸等,与雌激素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减弱有关。

    (二)心理症状

    常见情绪波动大、焦虑、抑郁、记忆力减退等,与激素变化影响神经递质有关。

    五、健康影响

    更年期女性患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症、阿尔茨海默病等的风险相对增加,同时因生理和心理症状可能影响生活质量。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女性在更年期应注重健康管理,如保持均衡饮食,增加钙、维生素D等摄入以预防骨质疏松;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瑜伽等,有助于维持骨密度和心血管健康;定期进行妇科检查、骨密度检测等,及时发现并处理相关健康问题;保持良好心态,可通过社交活动、心理咨询等缓解情绪波动。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