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皮肤上长了圆圈的癣怎么办

皮肤上长了圆圈的癣怎么办

2025年10月23日 16:01:21
病情描述:

皮肤上长了圆圈的癣怎么办

医生回答(1)
  • 付兰芹
    付兰芹副主任医师

    东城区东单帅府园1号(东院);西城区大木仓胡同41号(西院) 向他提问

    皮肤上长圆圈的癣多由真菌感染引起,可通过观察皮损等明确诊断,一般治疗需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搔抓,药物治疗有外用和口服抗真菌药,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明确病因诊断

    皮肤上长圆圈的癣通常是由真菌感染引起,常见的有体癣、花斑癣等。可通过观察皮损特点、真菌镜检及培养等来明确诊断。体癣一般初为红色丘疹、丘疱疹或小水疱,继而形成有鳞屑的红色斑片,边界清楚,边缘不断向外扩展,中央趋于消退,形成环状或多环状;花斑癣皮损多为圆形或类圆形淡褐色或淡白色斑,表面有细小鳞屑,真菌镜检可发现相应的致病真菌。

    二、一般治疗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洗澡、勤换衣物,尤其是多汗部位,如颈部、腋窝、腹股沟等,保持皮肤干燥,不利于真菌生长。对于婴幼儿,要注意及时清理皮肤褶皱处的汗液和分泌物。

    避免搔抓:搔抓可能会导致皮损扩散,加重病情,还可能引起继发感染。儿童皮肤较为娇嫩,家长要注意看护,避免其搔抓患处。

    三、药物治疗

    外用抗真菌药物

    唑类药物:如酮康唑乳膏、联苯苄唑乳膏等,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膜麦角固醇的合成发挥抗真菌作用。对于成人及较大儿童可使用,但婴幼儿使用需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丙烯胺类药物:如特比萘芬乳膏等,能抑制真菌角鲨烯环氧化酶,干扰真菌细胞壁的合成。

    其他:如环吡酮胺乳膏等,可改变真菌细胞膜的通透性。

    口服抗真菌药物:对于病情严重、外用药物疗效不佳或反复发作的患者,可考虑口服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特比萘芬等,但口服药物有一定的肝肾功能影响等风险,需严格在医生评估后使用,儿童使用口服抗真菌药物更需谨慎权衡利弊。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皮肤薄嫩,代谢与成人不同,在选择药物时应优先选择刺激性小、安全性高的外用药物。如使用外用抗真菌药物,要注意涂抹范围和剂量,避免大面积长期使用。同时,儿童活泼好动,易出汗,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家长要督促儿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孕妇:孕妇患癣时,外用抗真菌药物相对较安全,但也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药物。口服抗真菌药物可能会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一般不建议使用。

    老年人:老年人皮肤多有干燥等情况,使用外用药物时要注意药物对皮肤的刺激性。同时,老年人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在使用药物过程中要注意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