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乳腺炎和浆细胞乳腺炎的区别

乳腺炎和浆细胞乳腺炎的区别

2025年10月23日 19:53:26
病情描述:

乳腺炎和浆细胞乳腺炎的区别

医生回答(1)
  • 周灿
    周灿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向他提问

    乳腺炎与浆细胞乳腺炎在定义、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特点、治疗原则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上有不同表现,乳腺炎多由细菌感染致哺乳期发病,浆细胞乳腺炎是慢性非细菌性炎症,二者治疗及特殊人群处理各有特点。

    一、定义与发病机制

    乳腺炎: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引起,常见于哺乳期女性,因乳汁淤积、乳头破损等导致细菌入侵乳腺组织引发炎症反应。

    浆细胞乳腺炎:是一种以乳腺导管扩张、浆细胞浸润为病变基础的慢性非细菌性炎症,发病机制与乳腺导管上皮不规则增生、分泌物潴留引起导管扩张,进而引发化学性炎症及免疫反应有关,非细菌感染是其重要特点。

    二、临床表现

    乳腺炎:哺乳期女性多见,局部表现为乳房红、肿、热、痛,可伴有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病情进展可形成脓肿,脓肿形成时局部可触及波动感。

    浆细胞乳腺炎:非哺乳期女性相对多见,临床表现多样,急性期可出现乳房局部红肿、疼痛,皮肤可呈橘皮样改变,易与乳腺恶性肿瘤混淆;慢性期可形成乳房肿块,肿块与皮肤粘连,可出现乳头内陷、乳头溢液(多为浆液性或血性)等表现。

    三、影像学检查特点

    乳腺炎:超声检查可见乳腺组织增厚,回声不均匀,脓肿形成时表现为无回声区伴周围组织水肿;磁共振成像(MRI)可见病变区域强化明显。

    浆细胞乳腺炎:超声检查可见乳腺导管扩张,管壁增厚,周围可见低回声区;MRI检查可见导管扩张呈“导管征”,病变区强化特点有其特异性。

    四、治疗原则

    乳腺炎:早期主要采用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同时可通过排空乳汁(如哺乳、吸乳器吸乳)来缓解乳汁淤积,炎症初期可局部热敷;形成脓肿后需行脓肿切开引流术。

    浆细胞乳腺炎:急性期可采用抗感染治疗,但由于非细菌感染为主,抗生素治疗效果往往不佳,多采用中药(如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辅助治疗;慢性期肿块明显者多需手术治疗,手术需完整切除病变组织,避免复发。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哺乳期女性乳腺炎患者:需注意保持乳头清洁,正确哺乳姿势,避免乳头损伤,若发生乳腺炎应及时处理,避免病情加重影响自身健康及婴儿喂养;同时,使用抗生素时需考虑药物对婴儿的影响,可选择对婴儿影响较小的抗生素。

    非哺乳期浆细胞乳腺炎患者:需关注自身乳房症状变化,及时就医明确诊断,根据病情合理选择治疗方案,手术治疗时需考虑手术对乳房外观及功能的影响,尤其是年轻女性,需与患者充分沟通手术相关事宜。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