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膜性肾病问
如何治疗膜性肾病
-
膜性肾病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对症治疗、免疫抑制治疗及并发症防治。一般治疗涉及休息活动与饮食;对症治疗有利尿消肿和降压;免疫抑制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联合烷化剂及新型免疫抑制剂;并发症防治需抗凝及预防和治疗感染,各方面治疗均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谨慎实施,尤其儿童患者需特殊考量。
饮食:
蛋白质:一般主张正常量优质蛋白饮食,每日每公斤体重约1g。但当肾功能不全时,应根据肾小球滤过率调整蛋白质摄入量。
盐分:水肿患者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盐摄入量应小于3g。
脂肪:减少饱和脂肪酸摄入,增加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
对症治疗
利尿消肿:对于有明显水肿的患者,可使用利尿剂,如噻嗪类利尿剂(氢氯噻嗪等)、袢利尿剂(呋塞米等)。但使用利尿剂时需注意监测电解质,避免出现低钾、低钠等电解质紊乱。对于儿童患者,使用利尿剂时更要谨慎,密切观察尿量、电解质等变化。
降压治疗:常用的降压药物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如贝那普利、氯沙坦等。这类药物不仅可降低血压,还可减少尿蛋白,保护肾功能。在使用过程中,需监测血压、肾功能和血钾。对于妊娠期膜性肾病患者,降压药物的选择需更加谨慎,要充分考虑对胎儿的影响。
免疫抑制治疗
糖皮质激素联合烷化剂:对于初治的、表现为非肾病范围蛋白尿或肾病范围蛋白尿但肾功能正常、病理分期为Ⅰ-Ⅲ期的患者,可考虑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联合烷化剂(如环磷酰胺)治疗。但环磷酰胺可能会引起骨髓抑制、性腺抑制等不良反应,在使用时需密切监测血常规、生殖功能等。对于儿童患者,使用烷化剂需格外谨慎,权衡利弊后再决定是否使用。
新型免疫抑制剂:对于不宜使用烷化剂的患者,可考虑使用新型免疫抑制剂,如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等。他克莫司可能会引起血糖升高、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吗替麦考酚酯可能会引起胃肠道反应、感染等。在使用新型免疫抑制剂时,同样需要密切监测相关指标。
并发症防治
血栓、栓塞并发症:膜性肾病患者由于大量蛋白尿,导致体内蛋白质丢失,尤其是抗凝血因子丢失,同时高脂血症使血液黏稠度增加,易发生血栓、栓塞并发症。可给予抗凝治疗,如使用低分子肝素等。对于有高凝状态的患者,应尽早进行抗凝治疗。对于儿童患者,抗凝治疗需考虑其凝血功能特点,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剂量。
感染:由于患者免疫功能紊乱,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原因,易发生感染。应注意预防感染,如保持皮肤清洁、预防呼吸道感染等。一旦发生感染,需积极选用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但要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对于儿童患者,感染的防治更为重要,要加强护理,增强其抵抗力。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