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原发性高血压时的肾脏病理变化表现是什么

原发性高血压时的肾脏病理变化表现是什么

2025年10月23日 13:47:26
病情描述:

原发性高血压时的肾脏病理变化表现是什么

医生回答(1)
  • 高霞
    高霞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向他提问

    原发性高血压时肾脏病理变化包括肾小球病变(光镜下早期可能无明显改变,随病情进展有入球小动脉玻璃样变等,电镜下有内皮细胞下电子致密物沉积等)、肾小管-间质病变(光镜下早期无明显异常,随病情加重有肾小管变性、间质纤维化等,电镜下有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等改变)、肾小动脉硬化(入球小动脉硬化表现为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小叶间动脉硬化也有管壁增厚、管腔狭窄,且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会影响肾脏病理变化,其是逐渐进展过程,需综合考虑相关因素评估并制定方案。

    电镜下表现:电镜下可见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内皮细胞下有电子致密物沉积,基底膜增厚、分层等改变。这是因为高血压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使得血管通透性增加,大分子物质进入肾小球内皮下,导致超微结构的异常。

    肾小管-间质病变

    光镜下表现:早期肾小管-间质可能无明显异常,随着高血压病情加重,肾小管可出现空泡变性、颗粒变性等,间质可出现纤维化。例如,在长期高血压作用下,肾小管上皮细胞因缺血缺氧等原因发生变性,间质中的成纤维细胞增殖,导致间质纤维化。不同生活方式的患者,如长期高盐饮食的患者,高血压对肾小管-间质的损伤可能更严重,因为高盐饮食会加重水钠潴留,进一步加重肾脏的负担。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如果没有得到良好控制,肾小管-间质病变会逐渐进展,影响肾脏的浓缩稀释等功能。

    电镜下表现:电镜下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肿胀、嵴断裂,间质成纤维细胞增多,胶原纤维沉积等。这是由于高血压导致的肾小管间质缺血缺氧,细胞代谢紊乱,进而引起超微结构的改变。

    肾小动脉硬化

    入球小动脉硬化:入球小动脉管壁增厚、管腔狭窄,这是由于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沉积等原因导致。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入球小动脉硬化更为常见,因为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弹性减退,更容易发生动脉硬化。女性患者如果同时患有内分泌相关疾病,如更年期综合征等,可能会影响血管的调节功能,加重入球小动脉硬化的程度。

    小叶间动脉硬化:小叶间动脉也会出现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导致肾实质供血减少,进一步影响肾脏的功能。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吸烟的高血压患者,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小叶间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有高血压家族病史的患者,自身发生小叶间动脉硬化的风险相对较高,需要密切监测肾脏病理变化。

    总之,原发性高血压时肾脏病理变化是一个逐渐进展的过程,涉及肾小球、肾小管-间质和肾小动脉等多个部位,不同因素如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都会对肾脏病理变化产生影响,临床医生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来评估患者的肾脏病变情况并制定相应的治疗和监测方案。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