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尿常规PH值偏低是什么原因

尿常规PH值偏低是什么原因

2025年10月23日 17:49:17
病情描述:

尿常规PH值偏低是什么原因

医生回答(1)
  • 陈崴
    陈崴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向他提问

    尿常规PH值偏低可由生理性和病理性因素引起。生理性因素包括饮食方面大量食用酸性食物及剧烈运动;病理性因素有肾脏疾病如肾小管性酸中毒、慢性肾炎,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痛风,还有其他疾病如泌尿系统感染等,不同年龄段人群受各因素影响情况不同。

    剧烈运动:剧烈运动后,身体会产生乳酸等酸性物质,机体为维持酸碱平衡,会通过一系列调节机制影响尿液的酸碱度,可使尿常规PH值偏低。青壮年人群在高强度运动后更易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其代谢相对旺盛,运动产生的酸性物质较多;儿童在剧烈玩耍等运动后也可能出现尿液PH值短暂偏低,但一般程度相对较轻且多可自行恢复;老年人剧烈运动后则需更关注身体恢复情况,因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恢复能力相对较弱。

    病理性因素

    肾脏疾病:

    肾小管性酸中毒:这是一种因肾小管功能障碍导致酸碱平衡失调的疾病,近端肾小管酸中毒时,碳酸氢根重吸收减少,远端肾小管酸中毒时,氢离子分泌障碍,均可引起尿液PH值偏低。不同年龄阶段均可发病,儿童患者可能伴有生长发育迟缓等表现,老年人发病可能与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相关,且病情进展可能影响肾功能进一步恶化。

    慢性肾炎:慢性肾炎患者病情进展过程中,肾脏的滤过和重吸收功能受损,可影响酸碱平衡调节,导致尿液PH值偏低。各年龄段均可患病,中青年发病可能与自身免疫等因素相关,老年人则多与长期慢性疾病累积影响肾脏功能有关,病情迁延不愈可能逐渐发展为肾功能不全等更严重阶段。

    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不佳时,脂肪分解增加,产生大量酮体,可引起酮症酸中毒,导致尿液中酮体增多,使尿液呈酸性,PH值偏低。糖尿病患者中各年龄段都有,儿童1型糖尿病患者若胰岛素治疗不规范易发生酮症酸中毒;老年人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相对更难达标且常合并多种并发症,发生酮症酸中毒的风险也较高。

    痛风: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导致血尿酸升高引起的疾病,尿酸盐结晶沉积在肾脏等部位,可影响肾脏功能,导致尿液PH值偏低。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中年男性相对高发,老年人患痛风时可能合并其他慢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等,进一步影响肾脏对酸碱平衡的调节功能。

    其他疾病:

    泌尿系统感染:某些产酸细菌感染泌尿系统时,可分解尿素产生氨,使尿液碱化,但也有部分情况可能因细菌代谢产生酸性物质导致尿液PH值偏低。各年龄段均可发生泌尿系统感染,儿童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使其更易发生感染,且女孩由于尿道短等因素感染风险相对更高;老年人因机体抵抗力下降、常合并前列腺增生等泌尿系统问题,也易反复发生泌尿系统感染,进而影响尿液PH值。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