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肾炎蛋白尿和潜血

肾炎蛋白尿和潜血

2025年10月23日 11:20:03
病情描述:

肾炎蛋白尿和潜血

医生回答(1)
  • 陈崴
    陈崴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向他提问

    肾炎常见临床表现为蛋白尿和潜血,其产生机制分别与肾小球滤过膜受损致蛋白质漏出及血管受损致红细胞漏入尿液有关,危害包括加重肾脏损伤等。可通过尿常规等检查诊断,治疗有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等原则,预后受病理类型等因素影响,需重视并规范检查、治疗及监测以改善预后,不同人群依自身特点管理应对。

    蛋白尿的相关情况

    产生机制:肾炎时肾小球滤过膜受损,通透性增加,原本不能滤过的蛋白质漏入原尿,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导致蛋白尿。例如一些自身免疫性肾炎,免疫复合物沉积损伤滤过膜。

    危害:长期大量蛋白尿会加重肾脏损伤,影响肾功能,还可能导致低蛋白血症等并发症,如患者出现水肿、营养不良等情况。对于儿童,长期蛋白尿可能影响生长发育;对于成人,可能影响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增加心血管疾病等风险。

    潜血的相关情况

    产生机制:肾炎导致肾小球或肾小管等部位的血管受损,红细胞进入尿液。比如炎症刺激使血管通透性增加或破裂,红细胞漏出。

    危害:潜血提示肾脏有出血情况,持续的潜血可能意味着肾脏损伤在进展,同样会影响肾功能,儿童可能因潜血长期存在而影响心理状态和身体发育,成人则可能因担心病情进展而产生焦虑等情绪,影响生活。

    诊断方法

    尿常规检查:是初步筛查蛋白尿和潜血的常用方法,可发现尿液中蛋白质和红细胞的存在,但不能明确病因。

    进一步检查:如24小时尿蛋白定量,准确测定尿液中蛋白质含量;肾功能检查,评估肾小球滤过率等肾功能指标;肾穿刺活检,对于明确肾炎病理类型至关重要,能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对于儿童进行肾穿刺活检需谨慎评估风险,充分考虑患儿耐受情况等;成人则根据病情需要决定是否进行。

    治疗原则

    一般治疗:休息很重要,避免劳累,儿童应保证充足睡眠和合理休息,成人也需注意劳逸结合。饮食方面,根据病情调整蛋白质摄入,儿童要保证营养均衡以支持生长发育,成人则要注意控制蛋白质总量,避免加重肾脏负担,同时控制盐分摄入等。

    药物治疗:根据肾炎类型选用药物,如免疫抑制剂等,但具体药物需遵医嘱,儿童使用药物需严格考虑年龄禁忌,优先选择对儿童生长发育影响小的治疗方式,避免使用可能损害儿童肾脏等器官的药物。

    预后情况

    影响预后因素:肾炎的病理类型、蛋白尿和潜血的严重程度、治疗是否及时规范等。例如微小病变型肾炎预后相对较好,而一些重症肾炎预后较差。儿童患者如果能早期发现、规范治疗,部分可恢复较好;成人则需要长期关注肾功能变化,预防病情进展为肾衰竭等严重情况。

    总之,肾炎蛋白尿和潜血需要引起重视,通过规范的检查明确病情,采取合适的治疗和监测措施,以改善预后,不同人群根据自身特点进行相应的管理和应对。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