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衰竭的临床表现分为三期吗问
急性肾衰竭的临床表现分为三期吗
-
急性肾衰竭临床表现分为少尿或无尿期、多尿期、恢复期三期,少尿或无尿期有尿量变化及多系统表现,多尿期尿量渐增且可致水、电解质紊乱等,恢复期尿量恢复正常,肾功能渐复,儿童各期表现有其特点。
尿量变化:成人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为少尿,少于100ml为无尿。此期持续时间一般为1-2周,但也会因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有所不同。例如,由肾前性因素引起的急性肾衰竭,在及时纠正诱因后,少尿期可能较短;而肾性因素导致的急性肾衰竭,少尿期往往相对较长。在年龄方面,儿童的肾脏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急性肾衰竭时尿量变化的判断标准与成人有所差异,儿童24小时尿量少于200ml为少尿,少于50ml为无尿。
系统表现
消化系统:患者可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症状。这是因为肾功能受损,代谢废物排出障碍,胃肠道功能受到影响。例如,血中尿素氮升高,刺激胃肠道黏膜,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
呼吸系统:可出现呼吸困难、咳嗽、憋气等症状。若出现肺水肿,还会有气促、咳粉红色泡沫痰等表现。这是由于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加,心脏负荷加重,进而引起肺水肿等肺部并发症。
循环系统:可出现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心包炎等。高血压是因为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加;心力衰竭则与水钠潴留、心脏负荷加重以及毒素影响心肌功能有关;心律失常可能与电解质紊乱,如高钾血症等有关。
神经系统:可出现意识障碍、躁动、谵妄、抽搐、昏迷等尿毒症脑病症状。这是由于毒素在体内蓄积,影响神经系统功能。
血液系统:可出现出血倾向和贫血。出血倾向与血小板功能异常、凝血因子减少等有关;贫血主要是由于红细胞生成素减少、溶血等原因引起。
多尿期
尿量变化:当患者24小时尿量逐渐增加至400ml以上时,标志着进入多尿期。多尿期尿量可逐日增多,最多可达3000-5000ml或更多。此期持续时间一般为1-3周。在年龄方面,儿童多尿期的尿量变化特点与成人有相似之处,但由于儿童肾脏的代偿能力相对较弱,多尿期的管理需要更加谨慎。
系统表现:此期由于大量排尿,可导致水、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低钠血症等。患者可能会出现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同时,由于肾功能尚未完全恢复,毒素水平仍可能较高,患者仍可能存在精神萎靡等表现。
恢复期
尿量变化:尿量逐渐恢复正常。
系统表现:肾功能逐渐恢复,患者的临床症状逐渐减轻,体力逐渐恢复。但部分患者可能仍会存在乏力、消瘦等情况,需要一段时间的调养来完全恢复健康。在年龄方面,儿童恢复期的恢复速度可能相对较快,但也需要密切关注其生长发育情况,因为急性肾衰竭可能对儿童的肾脏发育和整体健康产生一定影响,需要定期进行随访和监测。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