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怎么诊断

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怎么诊断

2025年10月23日 20:23:03
病情描述:

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怎么诊断

医生回答(1)
  • 陈崴
    陈崴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向他提问

    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通过临床表现评估可见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等表现,实验室检查有尿液和血液相关异常,病理活检是金标准,光镜下见系膜细胞和基质重度增生等,免疫荧光和电镜下有相应表现,需与其他类似疾病鉴别,儿童和成人诊断时各有特点,要综合评估制定治疗方案。

    一、临床表现评估

    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可能出现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等表现。儿童患者可能生长发育受影响,成人可能出现乏力等全身不适。例如部分患者会出现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蛋白尿可从少量到大量不等。

    二、实验室检查

    1.尿液检查

    蛋白尿:尿蛋白定量可升高,部分患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过3.5g。通过尿蛋白电泳等检查可初步判断蛋白尿的性质,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多为肾小球性蛋白尿。

    血尿:镜下血尿较为常见,可见红细胞管型等。

    2.血液检查

    肾功能:早期肾功能可正常,随着病情进展,血肌酐、尿素氮可升高,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补体:约50%-70%的患者血清补体C3持续降低,这是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一个重要实验室特征,C3降低通常在疾病活动期更为明显,且可持续数周或数月。

    其他:部分患者可出现血沉增快,免疫球蛋白水平可能有异常,如IgG可升高。

    三、病理活检

    肾活检病理检查是诊断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金标准。

    1.光镜下表现

    可见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基质重度增生,毛细血管壁增厚,呈双轨征。双轨征形成的原因是肾小球基底膜内皮下有大量免疫复合物沉积,导致基底膜增厚,且在银染色下可见基底膜呈分层状改变。

    可伴有肾小球细胞数增多,部分肾小球可能出现硬化等改变。

    2.免疫荧光检查

    可见IgG和C3呈颗粒状弥漫性沉积于肾小球基底膜及系膜区。不同亚型的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免疫荧光表现略有差异,Ⅰ型常以C3沉积为主,伴有IgG、IgM等;Ⅱ型(致密物沉积病)则以C3呈粗大颗粒状沉积于基底膜致密层为主。

    3.电镜下表现

    可见电子致密物沉积。Ⅰ型电子致密物主要沉积于内皮下;Ⅱ型电子致密物主要沉积于基底膜致密层;Ⅲ型则内皮下和系膜区均有电子致密物沉积。

    四、鉴别诊断

    需与其他引起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双轨征的疾病相鉴别,如狼疮性肾炎、冷球蛋白血症性肾炎等。狼疮性肾炎多有全身多系统受累表现,如皮疹、关节痛、口腔溃疡等,自身抗体检查可呈阳性;冷球蛋白血症性肾炎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冷球蛋白,且有相应的临床表现,如遇冷后肢体末端发绀等。

    对于儿童患者,在诊断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时,要特别注意与其他儿童期肾小球疾病鉴别,充分考虑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病理活检是明确诊断的关键手段。对于成人患者,需全面评估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病理表现,以准确诊断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