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儿童痢疾是什么疾病

儿童痢疾是什么疾病

2025年10月23日 17:06:51
病情描述:

儿童痢疾是什么疾病

医生回答(1)
  • 林穗方
    林穗方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向他提问

    儿童痢疾是夏秋季节儿科常见肠道传染病,由痢疾杆菌引起,经粪-口传播。分急性(普通型、轻型、中毒型)和慢性,通过粪便常规、细菌培养、血常规诊断,治疗包括一般、抗菌、对症治疗,预防要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特殊人群需密切观察病情等。

    一、定义

    儿童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多发生在夏秋季节,是儿科常见的肠道感染性疾病。

    二、病因

    痢疾杆菌是主要病原体,该菌可产生内毒素,内毒素吸收后可引起发热、毒血症甚至休克等全身症状;其外毒素具有神经毒、细胞毒和肠毒素作用,可导致相应的临床症状。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相对更容易感染痢疾杆菌。

    三、临床表现

    1.急性细菌性痢疾

    普通型:起病急,可有发热,体温可达39℃左右甚至更高,伴有腹痛、腹泻,初为稀便,迅速转为黏液脓血便,每天排便十余次甚至数十次,里急后重明显。

    轻型:症状较轻,可仅有轻度发热、腹泻,大便次数稍增多,为稀便,偶有黏液,无脓血,容易被忽视。

    中毒型:多见于2-7岁儿童,起病急骤,病情凶险。可分为休克型,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脑型,表现为烦躁不安、嗜睡、反复惊厥、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混合型,同时具有休克型和脑型的表现。

    2.慢性细菌性痢疾:病程超过2个月,儿童可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大便常有黏液或少量脓血,患儿可出现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等情况。

    四、诊断

    1.粪便常规:可见大量白细胞、红细胞和巨噬细胞。

    2.粪便细菌培养:是确诊的重要依据,可培养出痢疾杆菌。

    3.血常规:急性期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中毒型菌痢白细胞总数可达(15-30)×10/L以上,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五、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注意隔离,卧床休息,饮食以流食或半流食为主,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防止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2.抗菌治疗: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敏感抗生素,如头孢曲松等。

    3.对症治疗:对于发热给予适当的退热措施;对于中毒型菌痢要积极抗休克、降颅压等抢救治疗。

    六、预防

    1.管理传染源:早期发现患者和带菌者,及时隔离治疗,对患者的排泄物要进行消毒处理。

    2.切断传播途径:注意饮食卫生,不吃变质、不洁的食物,饭前便后要洗手,搞好环境卫生,消灭苍蝇等传播媒介。

    3.保护易感人群:目前尚无特异性疫苗广泛应用,可通过加强儿童的营养,增强体质来提高抵抗力。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尤其是婴幼儿患痢疾时病情变化较快,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精神状态、体温、大便次数和性状等情况。如果患儿出现精神萎靡、尿量减少等脱水表现或惊厥等情况要及时就医。同时,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药物的使用对儿童肝肾功能等的影响,严格遵循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避免滥用抗生素。对于慢性痢疾的儿童,要关注其生长发育情况,必要时进行营养支持等干预。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