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急性乳腺炎的症状及治疗

急性乳腺炎的症状及治疗

2025年10月23日 20:59:28
病情描述:

急性乳腺炎的症状及治疗

医生回答(1)
  • 邵彬
    邵彬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向他提问

    急性乳腺炎分哺乳期和非哺乳期女性,哺乳期多产后3-4周发病,有局部胀痛、肿块、红肿及全身寒战高热等症状,非哺乳期症状相对不典型;治疗包括一般治疗(暂停哺乳、吸奶、休息等)、抗感染、局部热敷理疗,脓肿形成需切开引流;哺乳期要注意哺乳方法等,非哺乳期要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等。

    一、急性乳腺炎的症状

    1.局部症状

    哺乳期女性:多发生于产后哺乳期,尤其是初产妇,产后3-4周多见。早期患侧乳房会出现胀痛,局部皮肤温度升高,有压痛性肿块。随着病情进展,肿块可逐渐增大,疼痛加剧,呈搏动性疼痛,皮肤红肿加重,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脓肿形成,脓肿可位于乳房实质内,也可向外破溃或穿破乳管自乳头流出脓液。

    非哺乳期女性:症状相对不典型,局部可能有乳房疼痛、红肿,可触及肿块,但全身症状相对哺乳期患者可能较轻,但也需重视,因为可能存在其他潜在病因。

    2.全身症状:病情较重时可出现全身症状,如寒战、高热,体温可达到38-40℃,伴有乏力、食欲减退等表现。这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细菌产生的毒素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导致机体发热等一系列全身表现。

    二、急性乳腺炎的治疗

    1.一般治疗

    哺乳期女性:患侧乳房应暂停哺乳,但需要用吸奶器将乳汁充分吸出,保持乳腺导管通畅,防止乳汁淤积加重。同时要注意休息,多饮水,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以提高机体抵抗力。

    非哺乳期女性:同样需要注意休息,保持乳房局部清洁,避免挤压乳房。

    2.抗感染治疗: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抗感染药物。一般来说,早期可经验性选用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类抗生素等。如果病情较重或经初步治疗效果不佳,可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生素。

    3.局部治疗

    热敷:在炎症早期,可使用温热毛巾热敷乳房,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炎症。但如果局部已经形成脓肿,则不宜热敷,以免导致炎症扩散。

    理疗:如红外线照射等理疗方法,也可促进炎症吸收。

    4.脓肿处理:当乳腺脓肿形成时,应及时进行脓肿切开引流术。手术应选择波动感最明显的部位进行切开,对于深部脓肿可能需要在B超引导下定位穿刺引流,以确保脓液充分引流,促进伤口愈合。

    三、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

    1.哺乳期女性:产后应注意正确的哺乳方法,按需哺乳,避免乳头损伤,保持乳头清洁。如果出现乳头皲裂等情况要及时处理,防止细菌入侵引发乳腺炎。在治疗过程中,使用抗生素时要考虑到对婴儿的影响,有些抗生素可通过乳汁影响婴儿,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相对安全的抗生素。

    2.非哺乳期女性: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乳房受到外伤或挤压。如果有乳腺相关疾病史,如乳腺囊性增生病等,要定期复查,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乳腺病变。对于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非哺乳期女性,由于机体抵抗力相对较低,更容易发生急性乳腺炎,应积极控制基础疾病,降低感染风险。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