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男孩身高的标准值是多少问
最新男孩身高的标准值是多少
-
不同年龄段男孩身高有相应标准,遗传对身高影响占比约七至八成,营养充足均衡、保证合适睡眠时长、适当运动是身高增长基础,疾病可影响身高,早产儿需关注身高追赶等,有慢性疾病儿童要在治基础病时关注身高,青春期发育异常男孩需及时就诊排查问题保障身高发育。
一、不同年龄段男孩身高标准值
(一)婴儿期(0-1岁)
出生时男孩平均身高约50厘米,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儿童生长标准,1岁时男孩身高约达75厘米左右,前3个月身高约增长11-13厘米,3-12个月每月平均增长约1厘米。
(二)幼儿期(1-3岁)
2岁时男孩平均身高约85厘米,3岁时约96厘米,此阶段每年身高增长约5-7厘米。
(三)学龄前期(3-6岁)
4岁时男孩平均身高约103厘米,5岁时约110厘米,6岁时约117厘米,每年身高增长约4-5厘米。
(四)学龄期(6-12岁)
7岁时男孩平均身高约122厘米,8岁时约128厘米,9岁时约134厘米,10岁时约140厘米,11岁时约146厘米,每年身高增长约5-6厘米,受遗传与营养等因素影响显著。
(五)青春期(12-18岁)
男孩青春期一般始于10-12岁,青春期早期身高突增,每年可增长7-10厘米;中期增长加快,可达8-12厘米;后期增长渐缓,通常18岁左右身高基本定型,最终身高约为遗传身高的±7%,遗传身高可通过公式大致估算:男孩遗传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2(厘米)。
二、影响身高的相关因素
(一)遗传因素
遗传对身高的影响占比约70%-80%,父母身高情况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潜在身高范围,如上述遗传身高的估算公式可作参考。
(二)营养因素
充足且均衡的营养是身高增长的基础,需保证蛋白质(如牛奶、鸡蛋、鱼虾等)、钙、维生素D等营养素摄入,缺乏相关营养素可能影响骨骼发育。
(三)睡眠因素
生长激素在夜间深睡眠时分泌旺盛,学龄儿童需保证10-13小时睡眠,睡眠不足可能干扰生长激素分泌,进而影响身高增长。
(四)运动因素
适当的户外运动,如跳绳、篮球等,有助于刺激骨骼生长板,促进身高增长。
(五)疾病因素
某些疾病会影响身高,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生长激素缺乏症等,若男孩身高明显低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标准的第3百分位或每年身高增长不足4厘米,需及时就医排查是否存在疾病因素。
三、特殊人群身高关注要点
(一)早产儿
早产儿需关注身高追赶情况,出生后前两年应定期监测身高,及时补充营养(如保证母乳喂养或合理的配方奶喂养),并创造有利于生长的环境,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采取促进生长的措施。
(二)有慢性疾病儿童
如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哮喘等慢性疾病的儿童,需在积极治疗基础疾病的同时,密切关注身高发育,由儿科内分泌医生评估身高增长情况,必要时进行干预。
(三)青春期发育异常男孩
若男孩青春期启动过早或过晚,需及时就诊,排查是否存在内分泌疾病等问题,以便早期干预,保障正常身高发育。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