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何为浆细胞性乳腺炎

何为浆细胞性乳腺炎

2025年10月23日 11:20:03
病情描述:

何为浆细胞性乳腺炎

医生回答(1)
  • 梁栋
    梁栋副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向他提问

    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乳腺慢性非细菌性炎症,因导管排泄障碍、异常激素刺激、微生物感染等发病,急性期有红、肿、热、痛等表现,慢性期可形成肿块等,通过影像学和病理检查诊断,早期可尝试非手术治疗,反复发作等时需手术治疗,治疗需综合考虑患者个体情况制定方案。

    发病原因

    导管排泄障碍:如先天性乳头畸形、凹陷、不洁,或外来毛发、纤维等引起乳管堵塞,导致导管扩张。这在有乳头发育异常(如乳头内陷)的人群中更为常见,因为异常的乳头结构影响了导管的正常排泄功能,使得分泌物在导管内积聚,进而引发炎症反应。

    异常激素刺激:黄体素分泌减少,雌激素水平相对增高,可引起乳腺导管扩张,上皮细胞增生,从而诱发炎症。在女性的不同生理阶段,激素水平会发生变化,例如青春期、妊娠期、哺乳期以及绝经前后,若激素水平失衡,就可能增加患浆细胞性乳腺炎的风险。

    微生物感染:少数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可能与微生物感染有关,如厌氧菌感染、支原体感染等,但这并非主要的发病因素。

    临床表现

    急性期:乳房局部红、肿、热、痛,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病变部位多在乳晕周围,皮肤可出现橘皮样改变,类似乳腺炎的表现,但一般抗菌治疗效果不佳。对于有乳头内陷等基础情况的患者,更容易在这个阶段出现乳房的急性炎症表现,因为局部的导管扩张和分泌物积聚为微生物滋生提供了条件。

    慢性期:可形成乳房肿块,肿块边界不清,与皮肤粘连,可有乳头溢液,溢液多为浆液性或脓性。有些患者可触及乳房内有质地较硬的肿块,肿块的位置和表现可能会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乳头回缩等情况。

    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乳腺超声可发现乳腺导管扩张、低回声肿块等情况;乳腺X线摄影(钼靶)可显示导管扩张、钙化等征象,但对于年轻女性,由于乳腺组织较致密,钼靶的诊断价值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超声检查相对更便捷、对软组织的分辨力较好,能较为清晰地观察乳腺导管及肿块的情况。

    病理检查:通过细针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或手术切除肿块后病理检查来明确诊断。病理检查是确诊浆细胞性乳腺炎的金标准,通过对病变组织的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导管扩张、浆细胞浸润等典型的病理改变。

    治疗原则

    非手术治疗:对于炎症早期,可采用抗生素治疗,但由于该病并非细菌感染的急性化脓性炎症,所以抗生素治疗效果往往有限。对于有乳头内陷的患者,可尝试通过手法牵引、吸奶器吸引等方法纠正乳头内陷,以改善导管排泄功能,缓解症状。

    手术治疗:当病情反复发作、形成脓肿或肿块较大时,多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肿块切除术、乳腺区段切除术等,具体手术方式需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病变范围等因素来选择。对于年轻有生育需求的女性,在手术时需充分考虑对乳腺功能和美观的影响,尽量选择对乳腺组织损伤较小的手术方式。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在不同人群中的表现可能有所差异,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检查等综合判断,治疗则根据病情阶段采取相应的非手术或手术治疗措施,同时要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如年龄、生育需求、乳腺生理状态等因素来制定合适的诊疗方案。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