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小儿肠套叠怎么办

小儿肠套叠怎么办

2025年10月23日 11:20:03
病情描述:

小儿肠套叠怎么办

医生回答(1)
  • 万乃君
    万乃君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向他提问

    小儿肠套叠多见于4-10个月婴幼儿,男孩居多,表现为剧烈阵发性腹痛、呕吐、血便及腹部腊肠样肿块,超声是首选诊断方法,治疗有空气或钡剂灌肠复位及手术等,护理需病情观察、饮食和皮肤护理,预防要合理喂养、注意气候变化及避免剧烈运动和腹部受凉,婴幼儿患病后病情变化快,家长需密切关注并及时就医配合治疗。

    一、小儿肠套叠的定义与表现

    小儿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套入与其相连的肠腔内,并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多见于婴幼儿,尤以4-10个月婴儿多见,男孩多于女孩。主要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剧烈阵发性腹痛,患儿哭闹不安、屈腿、面色苍白,还可伴有呕吐,呕吐物初为奶汁及乳块或食物,以后可含胆汁,晚期可吐粪便样液体;数小时后出现血便,多为果酱样黏液血便;腹部可摸到腊肠样肿块。

    二、小儿肠套叠的诊断方法

    1.超声检查:是诊断小儿肠套叠的首选方法,可显示肠套叠的断面特征呈“同心圆”或“靶环”征,准确率高且无辐射。

    2.X线检查:空气或钡剂灌肠X线检查可见套叠部位充盈缺损和“杯口状”阴影,对诊断有重要意义,但对于高度怀疑肠坏死的患儿应慎用。

    三、小儿肠套叠的治疗方式

    1.空气灌肠复位:适用于病程在48小时以内,全身情况良好,无明显脱水、电解质紊乱及腹膜炎表现的患儿。通过肛门注入空气,利用空气压力将套叠肠管复位,复位成功后患儿症状缓解,腹部肿块消失,可排出气体或黄色粪便。

    2.钡剂灌肠复位:原理同空气灌肠复位,适用于空气灌肠复位失败或病程超过48小时,但全身情况尚好,无肠坏死征象的患儿。

    3.手术治疗:若肠套叠时间较长(超过48-72小时),或已发生肠坏死、肠穿孔,或空气、钡剂灌肠复位不成功的患儿,需进行手术治疗,如肠套叠复位术、肠切除吻合术等。

    四、小儿肠套叠后的护理要点

    1.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腹痛情况、呕吐及排便情况等。注意观察腹部肿块是否消失,若肿块再次出现,提示可能有复发或复位不完全。

    2.饮食护理:对于接受空气或钡剂灌肠复位成功的患儿,一般在复位后6-12小时可开始少量饮水,如无呕吐可逐渐过渡到流质、半流质饮食,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的原则。手术治疗的患儿需根据肠道功能恢复情况逐步恢复饮食。

    3.皮肤护理:由于患儿有血便,应及时清理臀部,保持臀部清洁干燥,预防红臀及尿布疹的发生。

    五、小儿肠套叠的预防措施

    1.合理喂养:婴儿时期要按时添加辅食,避免突然改变饮食种类,添加辅食应循序渐进,防止肠道功能紊乱。

    2.注意气候变化:及时给患儿增减衣物,预防感冒,因为肠道感染等疾病可能诱发肠套叠。

    3.避免剧烈运动和腹部受凉:小儿过度剧烈的活动或腹部受到寒冷刺激可能导致肠道蠕动紊乱,增加肠套叠的发生风险。

    六、特殊人群(婴幼儿)的注意事项

    婴幼儿身体各器官功能发育尚未完善,发生肠套叠后病情变化较快。家长要密切关注婴幼儿的日常表现,一旦出现疑似肠套叠的症状,如哭闹不安、呕吐、血便等,应立即就医。在就医过程中要配合医生进行各项检查和治疗,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护理和后续观察,因为婴幼儿对疾病的耐受能力较差,延误治疗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如肠坏死等。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