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耳朵里总有嗡嗡的声音怎么办

耳朵里总有嗡嗡的声音怎么办

2025年10月23日 11:20:03
病情描述:

耳朵里总有嗡嗡的声音怎么办

医生回答(1)
  • 雷文斌
    雷文斌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向他提问

    耳鸣可能由耵聍栓塞、噪声暴露、突发性耳聋、梅尼埃病等引起,相应处理分别为专业医生取耵聍或用碳酸氢钠滴耳液软化冲洗、脱离噪声环境及必要时用营养神经药物等、及时就医用糖皮质激素等治疗、发作期卧床休息用相关药物缓解及间歇期用药物改善微循环;日常要保持规律作息等生活习惯、均衡饮食等;儿童耳鸣要重视可能原因及及时就诊和严格遵医嘱用药,老年人耳鸣与年龄相关听力减退等有关要控制基础疾病和定期耳部检查。

    一、明确可能的原因及相应处理措施

    (一)耵聍栓塞

    成因:外耳道内耵聍分泌过多或排出受阻,积聚成团,阻塞外耳道,可引起耳鸣,多为嗡嗡声。

    处理:对于可活动、未完全阻塞外耳道的耵聍,可由专业医生用耳镊取出;对于较硬的耵聍,可先使用碳酸氢钠滴耳液软化耵聍后再行冲洗取出。儿童等特殊人群操作需更加轻柔谨慎,避免损伤外耳道及鼓膜。

    (二)噪声暴露

    成因:长期处于高强度噪声环境中,如工厂车间、长时间佩戴耳机等,可导致内耳毛细胞损伤,引起耳鸣。

    处理:立即脱离噪声环境,一般短时间的噪声暴露引起的耳鸣,脱离噪声环境后可逐渐缓解。对于长期噪声暴露导致的耳鸣,需注意休息,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营养神经等药物辅助恢复,如甲钴胺等,但儿童使用需严格遵医嘱,且优先考虑脱离噪声环境等非药物干预。

    (三)突发性耳聋

    成因:突然发生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常伴有耳鸣,耳鸣多为嗡嗡声、蝉鸣声等。

    处理:需及时就医,一般可采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等,儿童使用需权衡利弊)、改善内耳微循环药物(如银杏叶制剂等)等治疗,发病时间越短,治疗效果相对越好。

    (四)梅尼埃病

    成因:以内耳膜迷路积水为特征的耳病,发作时可伴有耳鸣、眩晕、听力下降等。

    处理:发作期需卧床休息,可使用前庭神经抑制剂(如地西泮等,儿童慎用)、抗胆碱能药物(如山莨菪碱等)等缓解症状,间歇期可使用倍他司汀等药物改善内耳微循环,控制病情发作。

    二、日常注意事项

    (一)生活习惯

    保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对于儿童,良好的睡眠有助于其耳部相关结构的发育及功能维持。

    避免过度劳累,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节奏。

    注意耳部卫生,不要频繁挖耳,儿童更要避免家长随意给其挖耳,防止损伤外耳道及鼓膜。

    (二)饮食方面

    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瘦肉、鱼类等,为耳部健康提供营养支持。儿童饮食需注意营养均衡全面,保证生长发育所需营养。

    减少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的摄入,避免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品,这些可能会加重耳鸣症状。

    三、特殊人群需特别关注

    (一)儿童

    儿童耳鸣需格外重视,可能的原因包括耵聍栓塞、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咽鼓管功能障碍等。家长要注意观察儿童耳部是否有异常分泌物、儿童是否有抓耳、哭闹等异常表现,一旦发现异常需及时带儿童到耳鼻喉科就诊,避免延误病情。儿童用药需严格遵循医生指导,避免使用可能耳毒性的药物。

    (二)老年人

    老年人耳鸣可能与年龄相关的听力减退、血管退行性变等有关。要注意控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疾病可能会影响耳部血液循环,加重耳鸣。定期进行耳部检查,关注听力变化等情况。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