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骨折后如何进行一周的护理

骨折后如何进行一周的护理

2025年10月24日 16:27:14
病情描述:

骨折后如何进行一周的护理

医生回答(1)
  • 胡三保
    胡三保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向他提问

    骨折后一周内可通过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或遵医嘱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儿童护理需轻柔,患肢体位要将患肢抬高至高于心脏水平并依骨折部位精准调整,康复锻炼早期开展肌肉等长收缩练习并依骨折稳定情况调整强度,饮食要保证摄入富含钙、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且不同年龄人群有别,需密切观察骨折部位伤口渗血渗液高风险人群加强观察,要关注患者情绪进行心理疏导家人多陪伴。

    一、疼痛管理

    骨折后一周内疼痛较为常见,可通过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以减轻肿胀从而缓解疼痛,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仅提及药物名称)。需关注不同年龄患者对疼痛的耐受与表现,儿童可能更易躁动,护理操作时需轻柔并注意安抚。

    二、患肢体位

    将患肢抬高至高于心脏水平,利于消肿,例如上肢骨折可用三角巾悬吊,下肢骨折卧床时于小腿下方垫软枕,保持患肢处于功能位。不同骨折部位体位有差异,如股骨骨折需避免过度屈曲等,需根据具体骨折部位精准调整体位。

    三、康复锻炼

    早期可开展肌肉等长收缩练习,以腿部骨折为例,进行股四头肌收缩放松,每天多次,每次持续数秒后放松,重复练习。需依据骨折稳定情况调整锻炼强度,老年患者肌肉力量恢复较慢,应循序渐进开展锻炼。

    四、饮食营养

    保证摄入富含钙、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牛奶、鸡蛋、新鲜蔬菜水果,以促进骨折愈合。不同年龄人群饮食需求有别,儿童需确保充足营养助力骨骼生长,老年人要留意钙质吸收状况。

    五、伤口观察

    密切观察骨折部位伤口有无渗血、渗液,保持伤口清洁干燥,若出现异常需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尤其对于糖尿病患者等伤口愈合风险较高的人群,需加强伤口观察力度。

    六、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情绪,骨折后一周患者可能因行动不便等产生焦虑、抑郁情绪,需及时进行心理疏导,鼓励患者积极面对治疗,家人应多陪伴鼓励。不同性格患者心理反应存在差异,需针对性沟通以缓解其不良情绪。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