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败血症的定义及其治疗方法是什么

败血症的定义及其治疗方法是什么

2025年10月24日 20:45:22
病情描述:

败血症的定义及其治疗方法是什么

医生回答(1)
  • 陆海英
    陆海英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向他提问

    败血症是由病原体侵入血液循环引发的急性全身性感染性疾病,病原体可经皮肤或黏膜创口等途径进入,治疗包含据病原菌种类及药敏选敏感抗菌药(低龄儿童用药需兼顾生长发育)、迅速液体复苏纠正休克且依不同年龄个体化调整补液,针对器官功能障碍进行相应支持(考虑不同年龄器官功能生理差异),部分重症败血症患者可谨慎免疫调节并评估基础病史影响。

    一、败血症的定义

    败血症是由病原体(如细菌、真菌、病毒等)侵入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及其他代谢产物,从而引发的急性全身性感染性疾病。病原体可通过皮肤或黏膜创口、肠道、呼吸道等途径进入血液循环,在血液中大量繁殖并播散至全身各组织器官,导致多器官功能损害等一系列临床表现。

    二、败血症的治疗方法

    (一)抗感染治疗

    根据病原菌种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菌药物。若为细菌感染,常用β-内酰胺类(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氨基糖苷类等抗生素;若为真菌感染,则选用抗真菌药物(如棘白菌素类、三唑类等)。需充分考虑患者年龄因素,如低龄儿童用药需兼顾药物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优先选择相对安全且有效的药物,并依据病原菌特点精准用药。

    (二)液体复苏与循环支持

    迅速进行液体复苏以纠正休克状态,补充晶体液(如生理盐水等)和胶体液(如白蛋白等)来恢复有效循环血量。对于不同年龄患者,补液量和速度需个体化调整,例如儿童因体液分布特点与成人不同,补液时要严格遵循儿科液体复苏原则,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尿量等指标以评估复苏效果。

    (三)器官功能支持

    针对出现功能障碍的器官进行相应支持。若存在呼吸功能障碍,可能需要机械通气;若出现肾功能不全,可能需进行肾脏替代治疗;对于循环功能不稳定者,可能需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同时要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患者器官功能的生理差异,采取针对性的支持措施,如新生儿器官发育未成熟,器官功能支持需更加精细。

    (四)免疫调节

    部分重症败血症患者可考虑适当免疫调节治疗,但需谨慎评估。要关注患者基础病史对免疫状态的影响,例如有基础免疫缺陷疾病的患者,免疫调节治疗需权衡利弊,避免过度免疫激活导致病情加重。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