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的治疗方法及药物问
肺栓塞的治疗方法及药物
-
肺栓塞急救需对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行生命支持等,抗凝治疗分普通肝素需监测APTT、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无需常规监测、华法林需监测INR、新型口服抗凝药起效快等,溶栓主要用于高危肺栓塞患者,常用尿激酶、链激酶、rt-PA,手术有肺动脉血栓摘除术和导管介入取栓,特殊人群中老年人用药需谨慎、孕妇优先选低分子肝素、有出血倾向者需严密观察出血情况。
一、急救处理
对于出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肺栓塞患者,需立即进行生命支持,包括维持呼吸、循环稳定,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等,若有休克表现应积极抗休克治疗。
二、抗凝治疗
(一)普通肝素
通过增强抗凝血酶Ⅲ的活性发挥抗凝作用,需监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以调整剂量,使APTT维持在正常对照的1.5~2.5倍。
(二)低分子肝素
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长,皮下注射给药即可,一般无需监测凝血功能,出血风险相对普通肝素较低。
(三)华法林
通过抑制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合成发挥作用,需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将INR控制在2.0~3.0之间。
(四)新型口服抗凝药
如利伐沙班、阿哌沙班等,具有起效快、无需常规监测凝血功能等优点,但需注意不同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差异及个体耐受性。
三、溶栓治疗
(一)适用人群
主要用于高危肺栓塞患者,即存在休克或低血压的肺栓塞患者。
(二)常用药物
1.尿激酶:通过激活纤溶酶原变为纤溶酶,溶解血栓。
2.链激酶:同样通过激活纤溶酶原发挥溶栓作用,但可能引起过敏反应。
3.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特异性激活血栓中与纤维蛋白结合的纤溶酶原,溶栓效果较好,出血风险相对可控。
四、手术治疗
(一)肺动脉血栓摘除术
适用于经积极内科治疗无效的高危肺栓塞患者,需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
(二)导管介入取栓
包括导管导向溶栓、导管吸栓等,可作为外科手术的替代或辅助治疗手段,尤其适用于不宜行外科手术的患者。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老年人
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药物代谢及排泄能力下降,使用抗凝、溶栓药物时需密切监测出血等不良反应,调整药物剂量需更为谨慎。
(二)孕妇
孕妇发生肺栓塞时抗凝治疗需权衡血栓与出血风险,优先选择低分子肝素,避免使用华法林及新型口服抗凝药中可能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
(三)有出血倾向者
此类患者使用抗凝药物时需严密观察出血征象,如出现牙龈出血、皮肤瘀斑等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必要时中断抗凝治疗。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