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菌血症是什么病

菌血症是什么病

2025年10月24日 18:16:43
病情描述:

菌血症是什么病

医生回答(1)
  • 陆海英
    陆海英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向他提问

    菌血症是细菌由局部病灶入血致血液短暂现病原菌的病,病因有年龄、生活方式、病史因素,临床表现有一般和局部表现,诊断靠血液培养和血常规,治疗分抗感染和支持治疗,预防要靠健康生活方式、伤口护理和控制基础疾病。

    菌血症是指细菌由局部病灶入血,血液中短暂出现病原菌的情况。

    一、病因

    年龄因素: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如皮肤黏膜屏障功能较弱,更易因皮肤破损等情况让细菌侵入引发菌血症;老年人各器官功能衰退,免疫功能也下降,比如呼吸道黏膜纤毛运动减弱,易发生呼吸道感染继而导致菌血症。

    生活方式:长期熬夜、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会使人体免疫力降低,增加菌血症发生风险。比如长期熬夜会影响免疫系统的正常节律,导致免疫细胞功能紊乱,使身体抵御细菌入侵的能力下降。

    病史因素:有糖尿病的患者,高血糖环境利于细菌生长繁殖,且其机体抵抗力差,容易发生感染,感染后细菌易进入血液引发菌血症;有恶性肿瘤的患者,由于接受放化疗等治疗,会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和免疫系统功能,使得身体难以抵御细菌感染,细菌容易进入血液形成菌血症。

    二、临床表现

    一般表现:患者可出现发热,多为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以上,还可能伴有寒战、乏力、头痛等全身症状。

    局部表现:如果是由皮肤伤口感染引发的菌血症,局部伤口可能有红肿、疼痛、渗出等表现;若是呼吸道感染导致的菌血症,可能有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

    三、诊断

    血液培养:是诊断菌血症的重要方法,通过抽取患者血液进行培养,若能培养出病原菌即可确诊。一般需要多次采血培养以提高阳性率。

    血常规:可发现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提示有感染存在。

    四、治疗

    抗感染治疗:根据血液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支持治疗:对于发热患者,需进行退热等支持对症处理;对于有乏力等症状的患者,要注意休息,加强营养支持,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五、预防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规律作息,每天保证充足睡眠;适度运动,如成年人可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均衡饮食,摄入富含营养的食物。

    伤口护理:注意皮肤黏膜的保护,若有伤口要及时清洁、消毒,保持伤口干燥,避免细菌入侵。

    基础疾病控制:患有糖尿病、恶性肿瘤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控制病情发展,以降低菌血症的发生风险。比如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通过饮食控制、合理用药等使血糖稳定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恶性肿瘤患者要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定期复查。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