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如何详细解释骨髓炎

如何详细解释骨髓炎

2025年10月24日 18:33:41
病情描述:

如何详细解释骨髓炎

医生回答(1)
  • 李连欣
    李连欣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向他提问

    骨髓炎由细菌等微生物感染致骨骼破坏性炎症,病因有血源性、创伤性及邻近感染灶蔓延,分类分急性与慢性,急性有全身及局部感染症状,慢性多由急性迁延而来有反复流脓等表现,诊断靠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治疗含抗感染与手术,特殊人群儿童需早期识别,老年人恢复慢需评估,创伤后人群要注意伤口清洁防范。

    一、定义

    骨髓炎是由细菌、真菌或其他微生物感染引起的骨骼破坏性炎症,可累及骨膜、骨皮质及骨髓组织。

    二、病因

    (一)血源性感染

    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经血液循环播散至骨组织,儿童长骨血供丰富,干骺端为血源性骨髓炎好发部位。

    (二)创伤性感染

    开放性骨折、手术污染等导致细菌直接侵入骨组织引发感染。

    (三)邻近感染灶蔓延

    如软组织感染、化脓性关节炎等蔓延至骨组织。

    三、分类

    (一)急性骨髓炎

    起病急骤,多有高热、寒战等全身感染症状,局部表现为疼痛、红肿、皮温升高及活动受限。

    (二)慢性骨髓炎

    多由急性骨髓炎治疗不彻底迁延而来,表现为反复流脓、窦道形成、局部皮肤色素沉着及骨变形等,可伴死骨形成。

    四、临床表现

    (一)急性骨髓炎

    1.全身症状:高热、乏力、食欲减退等。

    2.局部症状:病变部位疼痛、红肿、皮温升高,患肢活动受限。

    (二)慢性骨髓炎

    1.局部症状:反复流脓、窦道形成,窦道口周围皮肤可呈色素沉着或瘢痕样改变,可触及死骨。

    2.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可伴有低热、消瘦等慢性消耗表现。

    五、诊断

    (一)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可见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血沉、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常显著增高。

    (二)影像学检查

    1.X线:早期多无明显异常,发病2周后可出现骨小梁模糊、骨质破坏等。

    2.CT:能更清晰显示骨质破坏、死骨及脓肿情况。

    3.MRI:早期即可发现骨髓水肿、软组织炎症等,对早期诊断价值高。

    六、治疗

    (一)抗感染治疗

    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敏感抗生素,急性骨髓炎需足量、足疗程应用抗生素。

    (二)手术治疗

    1.急性骨髓炎:早期可行钻孔引流或开窗减压,引流脓液以减轻骨内高压。

    2.慢性骨髓炎:存在死骨、窦道等情况时,需行病灶清除术,必要时行骨移植术修复骨缺损。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骨髓炎多为血源性,需早期识别发热、肢体疼痛等表现,及时就医,避免延误致慢性骨髓炎,影响骨骼发育。

    (二)老年人

    老年人骨髓炎恢复较慢,需加强营养支持,控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手术风险相对较高,需充分评估身体状况。

    (三)创伤后人群

    有创伤史者需注意保持伤口清洁,密切观察局部有无红肿热痛等感染迹象,创伤后及时规范处理伤口可降低骨髓炎发生风险。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