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胫腓骨干骨折

胫腓骨干骨折

2025年10月24日 21:27:23
病情描述:

胫腓骨干骨折

医生回答(1)
  • 谢幼专
    谢幼专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向他提问

    胫腓骨干骨折为常见四肢骨折类型,由直接或间接暴力致,直接暴力多引发同一平面横形或粉碎性骨折,间接暴力常致斜形或螺旋形且腓骨骨折线低,临床表现有局部疼痛肿胀畸形等,诊断靠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治疗分保守与手术,康复分早期中期后期,不同特殊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定义

    胫腓骨干骨折是指胫骨与腓骨的骨干部分发生的骨折,为常见的四肢骨折类型,多由直接暴力(如重物撞击、车轮碾压等)或间接暴力(如高处坠落、扭转扭伤等)所致。

    二、病因

    直接暴力:常见于交通事故、重物砸击等,多引发横形或粉碎性骨折,骨折部位多为骨折的同一平面。

    间接暴力:多为扭转暴力,常导致斜形或螺旋形骨折,腓骨骨折线常较胫骨低。

    三、临床表现

    局部出现疼痛、肿胀、畸形,可触及异常活动及骨擦音/骨擦感,严重时可伴皮肤破损(开放性骨折),合并血管神经损伤时可出现远端肢体血运障碍、感觉运动异常等。

    四、诊断

    体格检查:观察局部体征,初步判断骨折情况。

    影像学检查:X线是首选检查,可明确骨折部位、类型及移位情况;CT及三维重建有助于更精准评估复杂骨折的细节。

    五、治疗

    (一)保守治疗

    适用于骨折无明显移位或复位后稳定的情况,采用石膏、支具等外固定,固定期间需定期复查X线,监测骨折愈合及固定位置。

    (二)手术治疗

    适用于骨折移位明显、不稳定、开放性骨折或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等情况,常用内固定手术(如钢板、髓内钉固定等),术后需注意预防感染及早期功能锻炼。

    六、康复

    早期:骨折固定后即开始进行肌肉等长收缩锻炼,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同时活动未固定的关节。

    中期:根据骨折愈合情况,逐步增加关节活动度训练,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负重的肢体活动。

    后期:依据骨折愈合程度,逐步开始负重训练,恢复肢体的运动功能,康复训练需循序渐进。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胫腓骨干骨折愈合能力强,但需密切关注固定装置松紧度,避免过紧影响血液循环,康复训练需在专业指导下进行,注重恢复肢体正常功能。

    老年人:常伴骨质疏松,骨折愈合慢,需加强营养支持(保证钙、维生素D等摄入),预防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治疗时需兼顾骨质疏松的干预。

    妊娠期女性:骨折治疗需优先考虑胎儿安全,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治疗方式,固定及康复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母婴情况。

    运动员:骨折后康复需注重恢复运动功能,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确保在恢复运动能力的同时避免再次损伤,康复后期需逐步恢复专项运动训练。

    有骨质疏松病史者:骨折风险高,治疗时除处理骨折外,需积极干预骨质疏松,如补充钙剂、维生素D等,降低再次骨折风险。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