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什么是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

什么是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

2025年10月24日 19:24:24
病情描述:

什么是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

医生回答(1)
  • 许宗伟
    许宗伟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向他提问

    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是常见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表现为睡眠中反复呼吸暂停和低通气致间歇性低氧等引发多系统损害分为阻塞性(因上气道狭窄阻塞常见)、中枢性(呼吸中枢驱动异常相关)、混合性(兼具两者特点初期中枢后续阻塞)病因涉及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基础疾病,临床表现有夜间及白天表现且有长期多系统危害诊断靠多导睡眠图检查,特殊人群儿童、老年人、肥胖人群、孕期女性各有注意事项。

    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OSAHS)是一种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表现为睡眠过程中反复出现呼吸暂停和低通气,导致间歇性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以及睡眠结构紊乱,进而引发多系统损害。

    分类及特点

    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

    最为常见,因上气道狭窄或阻塞所致,如肥胖、扁桃体肥大、腺样体增生、下颌后缩等可引起上气道解剖结构异常,导致睡眠时上气道塌陷阻塞。

    中枢性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

    由呼吸中枢驱动功能异常引起,呼吸中枢对呼吸肌的调控障碍,使吸气相气流消失,常与神经系统疾病、心力衰竭等基础疾病相关。

    混合性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

    兼具阻塞性和中枢性的特点,睡眠初期多为中枢性呼吸暂停,后续转为阻塞性呼吸暂停。

    病因分析

    年龄与性别:中老年人群发病率高于年轻人,男性患病率通常高于女性,可能与男性上气道解剖结构特点及激素水平等因素相关。

    生活方式:肥胖是重要危险因素,体重指数(BMI)≥30kg/㎡者患病风险显著增加;长期大量饮酒、吸烟可加重上气道肌肉松弛,增加发病几率。

    基础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肢端肥大症、神经肌肉疾病等可影响呼吸调控机制,引发呼吸睡眠暂停。

    临床表现

    夜间表现:夜间打鼾且鼾声不规律,伴有呼吸暂停现象(可被他人察觉呼吸中断)、睡眠中频繁翻身、多汗等。

    白天表现:白天过度嗜睡、乏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严重者可在驾驶等活动中突发入睡,增加意外风险。

    长期危害:可导致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肺动脉高压、2型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等多系统并发症。

    诊断方法

    主要依赖多导睡眠图(PSG)检查,通过监测睡眠过程中的脑电图、眼电图、肌电图、呼吸气流、血氧饱和度等指标,明确呼吸暂停和低通气的次数、持续时间及严重程度,从而确诊并评估病情。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需警惕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等因素,若出现夜间张口呼吸、睡眠不安等表现,应及时就医,部分儿童可通过手术干预改善症状。

    老年人:因机体功能减退,呼吸调控能力下降,更易发生呼吸睡眠暂停,需定期进行睡眠相关检查,早期发现并干预。

    肥胖人群:应积极控制体重,通过合理饮食、运动等方式减轻体重,有助于缓解呼吸暂停症状。

    孕期女性:孕期激素变化及体重增加可能加重呼吸睡眠暂停风险,需关注自身睡眠状况,必要时就医评估,避免因缺氧影响母婴健康。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