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骨折后如何重新学习站立和行走

骨折后如何重新学习站立和行走

2025年10月24日 16:20:28
病情描述:

骨折后如何重新学习站立和行走

医生回答(1)
  • 李敬春
    李敬春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向他提问

    骨折后重新学习站立行走前专业康复团队需全面评估骨折部位等为制定个性化方案依据,早期卧床时进行肌肉收缩练习打基础,愈合到一定程度借助辅助设备床边站立并渐增时长,能稳定站立后平行杠内练习步态,再过渡平地辅助行走,老年患者康复需缓慢谨慎、保证营养和环境安全,儿童患者训练要轻柔循序渐进、趣味性引导,不同骨折部位影响不同且需关注患者心理状态保障康复训练顺利进行。

    一、早期康复评估

    骨折后重新学习站立和行走前,需由专业康复团队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骨折部位、愈合程度、肌肉力量、关节活动度、平衡能力及整体身体状况等。例如,下肢骨折患者需评估患肢负重能力及下肢肌群力量情况,脊柱骨折患者需评估腰背肌功能与身体稳定性,此评估为个性化康复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二、站立训练

    (一)卧床阶段准备

    骨折早期可在卧床时进行肌肉收缩练习,以预防肌肉萎缩。如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患者取仰卧位,伸直患侧下肢,用力收缩股四头肌,保持5-10秒后放松,重复10-15次,每天进行3-4组,此训练可促进下肢血液循环,为站立奠定基础。

    (二)床边站立练习

    当骨折愈合到一定程度,可借助拐杖、助行器等辅助设备在床边进行站立练习。初始站立时间较短,如2-5分钟,逐渐增加站立时长,同时注重保持身体平衡,利用核心肌群参与稳定身体,避免倾倒,此过程需在康复师监护下进行。

    三、行走训练

    (一)平行杠内练习

    在能够稳定站立后,可进入平行杠内行走练习。康复师在旁保护,患者先练习患侧下肢的支撑与摆动动作,逐步掌握双下肢交替迈步的节奏,此阶段重点训练步态的基本模式,确保行走时身体重心转移平稳。

    (二)平地辅助行走

    当在平行杠内行走较稳定后,可过渡到平坦、无障碍的地面,继续使用辅助设备进行行走训练。逐渐增加行走距离与速度,同时纠正步态问题,使患侧下肢负重逐渐恢复正常,训练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耐受情况,若出现疼痛或不适需及时调整训练强度。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常伴有骨质疏松,骨折后康复训练需更缓慢、谨慎,避免因训练不当导致再次损伤或摔倒。训练时可适当延长每组训练的间隔时间,增加营养摄入,保证钙、维生素D等营养素供给,以促进骨折愈合与骨骼健康,同时训练环境需确保安全,减少跌倒风险。

    (二)儿童患者

    儿童骨骼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康复训练要轻柔且循序渐进,避免过度训练影响骨骼正常发育。训练过程中注重趣味性引导,增强儿童康复信心,例如通过游戏化方式让儿童参与训练,同时密切关注儿童对训练的耐受反应,及时调整训练方案。

    五、综合因素考量

    不同骨折部位对站立和行走训练有不同影响,如下肢骨折需重点关注下肢力量与负重恢复,脊柱骨折需强化腰背肌训练以维持身体稳定性。此外,心理因素不容忽视,骨折后患者易出现焦虑、恐惧情绪,康复过程中需关注患者心理状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积极配合训练,以保障站立和行走康复训练的顺利进行。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