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什么叫败血病

什么叫败血病

2025年10月24日 18:04:34
病情描述:

什么叫败血病

医生回答(1)
  • 蒋卫民
    蒋卫民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向他提问

    败血症是病原体侵入血液循环生长繁殖产毒引发的全身性感染病,致病原有细菌、真菌、病毒等,发病机制是病原体入血繁殖释毒触发全身炎症反应致血管通透性增、微循环障碍及可能引发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临床表现有全身症状(高热、寒战等)、局部表现(皮肤等感染有红等炎症或肺部感染有咳嗽等)、严重并发症表现(感染性休克等),诊断靠血液培养等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儿童免疫系统不完善病情变化快需密切观察,老年人症状不典型需加强监测,免疫抑制人群感染风险高要综合评估,治疗分抗感染(据培养药敏选敏感抗生素早期足量足疗程)和支持对症(维持平衡、抗休克等),早期准确诊断和规范治疗是改善预后关键需及时就医。

    一、定义

    败血症是病原体侵入血液循环系统,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发的全身性感染性疾病。其致病病原体多样,常见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真菌、病毒等也可导致。

    二、发病机制

    病原体突破机体防御屏障进入血液后,在血液中大量繁殖,释放毒素,触发机体的全身炎症反应。炎症介质过度释放可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微循环障碍,进而可能引发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三、临床表现

    1.全身症状:多有高热(体温可>38.5℃)、寒战,部分患者体温不升(常见于老年、免疫抑制等人群),伴乏力、精神萎靡等。

    2.局部表现:若为皮肤、软组织感染引发的败血症,局部可见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若为肺部感染导致,可伴有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

    3.严重并发症表现:病情进展可能出现感染性休克(表现为血压下降、尿量减少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皮肤瘀斑、出血倾向等)、多器官功能衰竭(如呼吸急促、少尿、意识障碍等)。

    四、诊断要点

    1.血液培养:是诊断败血症的金标准,通过从血液中分离出病原菌可明确病原体。

    2.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可见白细胞计数异常(升高或降低)、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等炎症指标升高。

    3.影像学检查:根据病情可能需进行胸部X线、CT等检查,协助发现潜在感染病灶。

    五、不同人群特点及注意事项

    1.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感染后病情变化快,需密切观察体温、精神状态等,一旦怀疑败血症应尽早就诊,早期干预。

    2.老年人:免疫力低下,感染后症状可能不典型,如发热不明显,但可能出现意识模糊、食欲减退等非特异性表现,需加强监测。

    3.免疫抑制人群(如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艾滋病患者等):感染风险高,且病情易加重,诊断时需综合评估基础疾病及免疫状态,及时规范治疗。

    六、治疗原则

    1.抗感染治疗:根据血液培养及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早期、足量、足疗程应用。

    2.支持对症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纠正休克,保护重要脏器功能等。如出现感染性休克需积极抗休克治疗,包括补充血容量、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等。

    败血症是严重危及生命的感染性疾病,早期准确诊断和规范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一旦有相关可疑表现应及时就医。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