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结肠的生理作用是什么

结肠的生理作用是什么

2025年10月27日 16:45:12
病情描述:

结肠的生理作用是什么

医生回答(1)
  • 李晓芳
    李晓芳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向他提问

    结肠具有吸收水分与电解质的功能且不同人群吸收能力有差异,食物残渣入结肠经吸收浓缩成粪便储存,结肠内共生菌群可发酵物质产短链脂肪酸对黏膜重要,不同病史人群相关功能受影响可通过调整饮食等改善。

    一、吸收水分与电解质

    结肠具有吸收水分和电解质的重要功能,每日可吸收约1-2升水分以及钠、氯等电解质。正常情况下,结肠能吸收约90%的水分,使食糜残渣逐渐浓缩成形。不同年龄人群对水分和电解质的吸收能力有差异,儿童肠道功能发育尚不完善,相对更易出现水盐代谢紊乱;成年人若长期水分摄入不足或存在胃肠道疾病,可能影响结肠的正常吸收功能,导致脱水或电解质失衡等问题。

    二、形成与储存粪便

    食物经小肠消化吸收后,剩余残渣进入结肠,结肠进一步吸收其中的水分和无机盐,将残渣逐步浓缩形成粪便,随后储存于直肠。不同生活方式下,若膳食纤维摄入不足,会使粪便在结肠内停留时间延长,易引发便秘等问题;而膳食纤维摄入充足时,有助于维持正常的粪便形成与储存过程,保障排便顺畅。对于有肠道病史(如肠易激综合征等)的人群,其粪便的形成和储存可能受到影响,需注意调整饮食结构以维持结肠的正常生理功能。

    三、微生物发酵作用

    结肠内存在大量共生菌群,主要为厌氧菌,它们可发酵未被小肠消化吸收的碳水化合物等物质,产生短链脂肪酸(如乙酸、丙酸、丁酸等)。短链脂肪酸是结肠黏膜的重要能量来源,对结肠黏膜的健康起着关键作用,可维持结肠黏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不同病史人群,如有肠道菌群失调病史者,其结肠内的微生物发酵过程会受到干扰,进而影响结肠的正常生理功能,此类人群可通过调整饮食(如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以调节菌群)等方式来改善结肠的微生物发酵环境。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