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晚上睡觉失眠治疗方法有哪些

晚上睡觉失眠治疗方法有哪些

2025年10月27日 12:32:15
病情描述:

晚上睡觉失眠治疗方法有哪些

医生回答(1)
  • 李小晶
    李小晶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向他提问

    非药物干预需营造安静黑暗且温度18至25℃的睡眠环境、维持固定时间规律作息,通过腹式深呼吸及渐进性肌肉松弛放松,若非药物干预效果不佳则在医生评估下考虑使用助眠药物,儿童优先避免药物干预,孕妇失眠需谨慎权衡药物对胎儿影响并遵医嘱,有精神疾病史人群失眠需精神科医生综合评估后规范处理药物使用。

    一、非药物干预措施

    1.环境调整:营造适宜睡眠的环境至关重要,保持卧室安静,音量控制在40分贝以下;确保黑暗环境,可使用遮光窗帘等;将室温调节至18~25℃,此温度范围利于人体放松进入睡眠状态,对于有基础疾病如关节炎的患者,适宜温度可减轻关节不适对睡眠的影响。

    2.睡眠习惯调整:维持规律作息,每天固定22:00~23:00之间上床睡觉,早上6:00~7:00左右起床,长期坚持可帮助调整生物钟。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病史的人群更需严格遵循规律作息,不规律作息可能加重上气道塌陷,导致睡眠呼吸暂停发作频繁。

    3.放松训练:

    深呼吸放松:采用腹式呼吸,吸气时腹部缓慢隆起,呼气时腹部缓缓收缩,每次练习10~15分钟,每日可进行2~3次,能缓解神经紧张,对因焦虑导致失眠的人群效果显著,女性在生理期激素变化易引发焦虑,此训练可辅助改善睡眠。

    渐进性肌肉松弛:从脚部开始,依次紧绷脚部肌肉5~10秒后迅速放松,接着依次对腿部、臀部、腹部、胸部、手臂、肩部、颈部、面部肌肉进行相同操作,逐步从头到脚完成肌肉群的紧绷与放松,可减轻身体紧张感,帮助入睡,老年人肌肉力量下降,进行该训练时需注意动作幅度适中,避免肌肉拉伤。

    二、药物干预(仅提及药物名称,不涉及服用指导)

    若非药物干预效果不佳,可在医生评估下考虑使用助眠药物,如苯二氮类受体激动剂等,但儿童群体应优先避免药物干预,孕妇失眠时需谨慎权衡药物对胎儿的潜在影响,在医生指导下决定是否用药,有精神疾病史人群失眠需由精神科医生综合评估后规范处理药物使用问题。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