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排尿性晕厥怎么回事

排尿性晕厥怎么回事

2025年10月27日 22:41:31
病情描述:

排尿性晕厥怎么回事

医生回答(1)
  • 朱海霞
    朱海霞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向他提问

    排尿性晕厥又称小便猝倒,是反射性晕厥的一种,发病与自主神经调节异常和体位变化有关,好发于青少年至中年男性,过度疲劳、饮酒后易诱发,表现为排尿中或结束时突然晕倒,数秒至数分钟可自行苏醒,可通过注意排尿体位、避免过度疲劳和饮酒、有病史者注意陪伴等预防,一般预后良好,频繁发作或有意外需重视。

    发病机制

    自主神经调节异常:人体在排尿时,尤其是夜间起床排尿,迷走神经会兴奋,导致心率减慢、外周血管扩张,若此时自主神经调节功能不稳定,就可能引起血压下降、脑供血不足,从而引发晕厥。例如,有研究发现,排尿时迷走神经张力增高,使得心脏抑制,心输出量减少,进而脑血流灌注不足。

    体位变化因素:从卧位或坐位突然变为站立位排尿,重力作用会使血液淤积在下肢,回心血量减少,导致心输出量降低,脑部供血相应减少。特别是夜间睡眠时,血管扩张,血压本身相对较低,排尿时更易出现脑缺血。

    好发人群及表现

    好发人群:多见于青少年至中年的男性,这可能与该年龄段男性夜间排尿较多,且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尚未完全稳定或存在一定波动有关。另外,过度疲劳、饮酒后排尿也容易诱发,因为疲劳和饮酒会影响自主神经功能和血压调节。

    典型表现:患者在排尿中或排尿结束时突然晕倒,持续数秒钟至数分钟后可自行苏醒,苏醒后一般无明显后遗症。发作前可能无明显预兆,部分人可能有头晕、眼花等前驱症状,但常被忽视。

    预防措施

    排尿时注意体位:不要突然从卧位或坐位快速站起排尿,可先取坐位稍适应后再排尿,尽量采取蹲位排尿,这样能减少重力对血液分布的影响。

    避免过度疲劳和饮酒: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尽量减少饮酒,尤其是避免大量饮酒后立即排尿。

    有相关病史者注意:曾经发生过排尿性晕厥的人,再次排尿时要格外小心,身边最好有人陪伴,以防再次发作时摔倒受伤。

    排尿性晕厥一般预后良好,但频繁发作或发作时发生意外(如摔倒导致头部受伤等)则需要引起重视,必要时可就医进一步评估和处理。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