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7种方式判断是脑瘫吗

7种方式判断是脑瘫吗

2025年10月27日 18:35:51
病情描述:

7种方式判断是脑瘫吗

医生回答(1)
  • 孙庆利
    孙庆利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向他提问

    脑瘫表现包括运动发育落后于同龄儿,有肌张力增高或减低情况,呈现角弓反张等异常姿势,原始反射可能延迟消失或出现异常病理反射,存在姿势反射异常,头颅磁共振成像或CT可发现脑部结构异常,借助专业神经发育量表评估,新生儿期有早产等高危因素者需密切观察相关表现以综合判断是否为脑瘫。

    一、运动发育落后

    正常婴儿在相应月龄有明确运动发育里程碑,如3月龄能抬头、6月龄会坐、8月龄会爬等。脑瘫患儿常出现运动发育落后于同龄儿,例如4月龄仍不能抬头、12月龄无法独坐等,此为脑部运动中枢受损致运动功能发育受影响。

    二、肌张力异常

    正常肌张力适中,脑瘫患儿可出现肌张力增高,表现为肢体僵硬,被动活动其肢体时阻力增大;或肌张力减低,表现为肢体松软无力,活动幅度偏大。可通过被动活动婴儿肢体初步判断肌张力状况。

    三、异常姿势

    脑瘫婴儿常呈现异常姿势,如角弓反张(头向后仰,背部弓起)、剪刀步态(双下肢内收肌张力增高,行走时双腿交叉似剪刀状)、上肢紧握拳且不易打开等,此系脑部病变致肌肉运动控制失调所致。

    四、反射异常

    正常婴儿有原始反射且随月龄增长逐渐消失,脑瘫患儿原始反射可能延迟消失,如拥抱反射6月龄后仍存在,或出现异常病理反射,像巴宾斯基征阳性等,反射异常反映脑部神经传导通路异常。

    五、姿势反射异常

    例如俯卧位时不能抬头或抬头困难,坐位时无法维持正常姿势,需依靠上肢支撑等,此为脑部对姿势调节功能障碍的体现。

    六、影像学检查

    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或头颅CT可发现脑部结构异常,如脑发育不良、脑软化灶、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等,这些结构异常提示脑部存在病变,可能引发脑瘫,其中MRI对脑部软组织结构显示更清晰,能更早发现早期病变。

    七、神经发育评估

    借助专业神经发育量表评估,如Gesell发育量表、Bayley婴儿发育量表等,对婴儿大运动、精细运动、认知、语言、社交等方面进行评估,若发现发育偏离正常水平且存在持续性运动和姿势异常,结合病史等综合判断是否为脑瘫。对于新生儿期有高危因素者,如早产、低出生体重、窒息、高胆红素血症等,需密切观察上述表现,因这些高危因素是脑瘫常见诱因,特殊人群如早产儿、有围生期窒息史婴儿要重点关注运动发育等情况,早期发现异常及时干预。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