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大肠息肉怎么办

大肠息肉怎么办

2025年10月27日 11:28:04
病情描述:

大肠息肉怎么办

医生回答(1)
  • 张昊
    张昊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向他提问

    大肠息肉按病理分腺瘤性与非腺瘤性,40岁以上常规结肠镜筛查高危者可提前筛查,通过结肠镜及病理诊断,大多内镜下治疗,术后需注意护理并依情况定期随访,特殊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预防要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一、大肠息肉的定义与分类

    大肠息肉是指大肠黏膜表面突出的异常生长组织,按病理性质可分为腺瘤性息肉(包括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等,其中腺瘤性息肉有癌变潜能)和非腺瘤性息肉(如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等)。

    二、筛查与诊断

    (一)筛查建议

    40岁以上人群应常规进行结肠镜检查作为大肠息肉筛查的主要手段;有结直肠癌家族史、炎症性肠病病史等高危因素者,筛查起始年龄可提前至40岁前;对于一般人群,可根据个体情况选择粪便隐血试验、结肠镜等不同筛查方式。

    (二)诊断方法

    通过结肠镜检查直观观察息肉形态,并取病理活检明确息肉性质,病理检查是确诊息肉良恶性的金标准。

    三、治疗方式

    (一)内镜下治疗

    对于大多数大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是主要治疗方式,包括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等,适用于较小且无恶变倾向的息肉。内镜下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四、术后管理与随访

    (一)术后护理

    息肉切除术后需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遵医嘱禁食或流质饮食过渡,密切观察有无腹痛、便血等并发症。

    (二)定期随访

    根据息肉病理类型、大小、数目等因素决定随访间隔,一般腺瘤性息肉切除后1年内需复查结肠镜,若无异常可适当延长随访间隔;非腺瘤性息肉也需定期复查,监测复发情况。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老年人

    老年人进行结肠镜检查及息肉治疗时需评估身体耐受情况,术前完善心肺功能等相关检查,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监测,注意预防感染等并发症。

    (二)儿童

    儿童大肠息肉相对少见,若发现需谨慎评估,优先考虑非手术干预方式,密切观察息肉变化,必要时再行内镜处理,充分考虑儿童生长发育特点。

    (三)女性

    女性在筛查及治疗期间需考虑生理周期对检查耐受性的影响,如经期不宜行结肠镜检查,治疗后注意月经周期对术后恢复的潜在影响。

    六、预防与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降低大肠息肉发生风险,包括均衡饮食,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入;戒烟限酒;适度运动,维持健康体重;积极治疗肠道慢性炎症等基础疾病。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