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偏瘫步态的特点是什么

偏瘫步态的特点是什么

2025年10月27日 14:31:03
病情描述:

偏瘫步态的特点是什么

医生回答(1)
  • 王晋扬
    王晋扬主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向他提问

    偏瘫步态存在多方面异常,步幅明显减小、步速减慢;患侧髋关节屈曲受限、膝关节伸展不充分;会出现骨盆代偿性抬高的划圈步态;行走时上肢呈屈曲内收的协同运动,这些异常会影响不同人群的行走、生长发育、日常活动及自理能力等,且不同人群受影响有差异。

    一、步幅与步速方面

    偏瘫步态患者通常步幅明显减小,患侧步幅较健侧显著缩短。同时步速减慢,行走时整体速度较正常人明显降低,这是因为患侧肢体运动功能受限,导致整个步态的节奏和速度发生改变。对于儿童偏瘫患者,可能会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行走技能发展,导致行走能力落后于同龄儿童;成年患者则会影响日常的出行活动,如影响上下班、购物等日常行动的效率。

    二、患侧肢体运动方面

    1.髋关节:患侧髋关节屈曲受限,在摆动相时,患侧下肢不能充分前摆,导致患侧下肢拖地。这是由于偏瘫后患侧下肢的肌肉力量不平衡,屈髋肌群力量减弱,伸髋肌群相对紧张,影响了髋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对于老年偏瘫患者,本身关节活动度就可能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再加上偏瘫的影响,髋关节屈曲受限的情况可能更为明显,进一步加重行走困难。

    2.膝关节:在支撑相时,患侧膝关节伸展不充分,呈屈曲状态。因为患侧下肢的伸膝肌群力量减弱,无法有效地将膝关节伸展,使得患侧下肢在支撑身体重量时稳定性下降。儿童偏瘫患者膝关节的这种异常可能会影响其下肢骨骼肌肉的正常发育,长期可能导致膝关节的形态和功能异常。

    三、骨盆代偿方面

    为了弥补患侧下肢的功能缺陷,会出现骨盆代偿性抬高,即所谓的“划圈步态”。当患侧下肢摆动相时,为了使患侧足能够离开地面向前摆动,骨盆会代偿性抬高,同时伴有下肢向外划圈动作。这种代偿机制会增加身体能量的消耗,而且长期的划圈步态可能会导致身体其他部位的肌肉骨骼受力不均衡,引发如腰部疼痛等问题。对于女性偏瘫患者,由于骨盆结构和生理特点与男性不同,骨盆代偿可能会对其身体的影响有所差异,需要更个性化的康复评估和干预。

    四、上肢协同运动方面

    偏瘫患者行走时上肢通常会出现协同运动,患侧上肢呈屈曲内收状态,与下肢的划圈步态形成一种异常的协同模式。这是因为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后,大脑对肢体运动的控制失调,导致上下肢的运动不能独立协调完成。对于有长期偏瘫病史的患者,上肢的这种协同运动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如穿衣、持物等活动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