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何为黄疸性脑病

何为黄疸性脑病

2025年10月27日 22:54:11
病情描述:

何为黄疸性脑病

医生回答(1)
  • 景筠
    景筠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向他提问

    黄疸性脑病是因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高透过血脑屏障致脑损伤的病症,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易发病因其血脑屏障不完善,临床表现分警告期、痉挛期、恢复期、后遗症期,诊断依据靠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史、临床表现及血清胆红素测定等,预防需监测胆红素及时光疗换血,特殊人群中新生儿早产儿等要加强监测,母亲孕期有血型不合等情况需配合监测处理。

    一、定义

    黄疸性脑病即胆红素脑病,是因血清中未结合胆红素增高,透过血-脑屏障沉积于神经组织,抑制脑组织对氧的利用,进而引发脑损伤的病症。

    二、发病机制

    未结合胆红素具脂溶性,可透过血-脑屏障进入神经细胞,干扰神经细胞正常代谢与功能。当血清未结合胆红素浓度过高时,便会引发胆红素脑病。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易患病,因新生儿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更易让胆红素透过。

    三、临床表现

    1.警告期:表现为嗜睡、反应低下、吮吸无力、拥抱反射减弱、肌张力减低等,偶有尖叫与呕吐,持续12~24小时。

    2.痉挛期:出现抽搐、角弓反张及发热(多与抽搐相关)。轻者仅双眼凝视,重者肌张力增高、呼吸暂停、双手紧握、双臂伸直内旋等,持续12~48小时。

    3.恢复期:吃奶及反应好转,抽搐次数减少,角弓反张逐渐消失,肌张力逐渐恢复,此期持续约2周。

    4.后遗症期:表现为手足徐动、眼球运动障碍、听觉障碍、牙釉质发育不良等,还可有智力落后、运动障碍等,部分患儿可伴有阵发性肌张力增高。

    四、诊断依据

    主要依据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史及临床表现,结合血清胆红素测定等。血清未结合胆红素明显升高为重要依据,通过头颅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可辅助评估脑部病变情况。

    五、预防措施

    对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需积极监测胆红素水平,及时采取光疗、换血等措施降低血清胆红素,尤其是早产儿、有溶血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要密切关注胆红素变化,尽早干预以预防黄疸性脑病发生。对于母亲和新生儿的血型不合等可能导致溶血的情况,孕期需做好相关监测与评估。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新生儿:早产儿血-脑屏障更不完善,发生黄疸性脑病风险更高,需加强胆红素监测,一旦发现黄疸应及时处理。低体重儿同样要重视,严格遵循新生儿黄疸的监测和治疗规范,密切观察精神、吃奶等情况。

    2.母亲:孕期若有可能导致胎儿溶血的血型不合等情况,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监测与处理,比如孕期可进行抗体效价等检查,评估胎儿发生溶血及黄疸性脑病的风险,必要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