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粟粒疹是什么

粟粒疹是什么

2025年10月27日 19:51:45
病情描述:

粟粒疹是什么

医生回答(1)
  • 黄雯
    黄雯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向他提问

    粟粒疹又称痱子,是高温闷热环境下汗腺导管堵塞、汗液潴留破裂致浅表炎症反应,有晶痱、红痱、脓痱等类型及不同表现,好发于儿童、高温高湿环境或穿不透气衣物者、肥胖及体质虚弱长期卧床者,预防要通风凉爽、穿透气衣物等,处理需脱离环境、依类型用药等,特殊人群处理要谨慎。

    一、类型及表现

    晶痱(白痱):常见于长期卧床、高热汗出、体质虚弱的患者。表现为针尖至针头大小的浅表性小水疱,壁薄,清亮,周围无红晕,易破,一般无自觉症状,1-2天内吸收,留有细小鳞屑。

    红痱(红色粟粒疹):多发生于儿童、青壮年,好发于肘窝、腋窝、颈、胸、背、妇女乳房下及小儿头面部、臀部等部位。皮损为成批出现的针头大小丘疹或丘疱疹,周围有轻度红晕,常成簇分布,伴有灼热和刺痒感。

    脓痱(脓疤性粟粒疹):多由红痱发展而来,好发于皮肤皱襞处及小儿头颈部。皮损为在痱子顶端有针头大小的浅表性小脓疱,脓疱内容常为无菌性或非致病性球菌。

    二、好发人群及相关因素

    年龄因素:儿童由于汗腺功能尚未发育完善,相比成人更易出现粟粒疹,尤其是婴幼儿,皮肤娇嫩,汗腺导管更易堵塞。新生儿在炎热环境下也较易发生晶痱。

    生活方式因素:长时间处于高温、高湿度环境中,如夏季高温时段在户外劳作、活动的人群,大量出汗且汗液不易蒸发,容易引发粟粒疹。穿不透气的衣物,如合成纤维材质的衣服,会阻碍汗液蒸发,增加粟粒疹的发生风险。

    特殊人群:肥胖者由于皮下脂肪厚,散热相对困难,也更容易出现粟粒疹。患有某些慢性疾病导致体质虚弱、长期卧床的患者,自主调节汗腺功能的能力下降,汗液排泄不畅,易长粟粒疹。

    三、预防及处理原则

    预防方面:保持室内通风凉爽,可使用空调等设备降低室内温度和湿度;穿着宽松、透气、吸汗的棉质衣物;勤洗澡,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洗澡时可使用中性沐浴产品,避免过度搓擦皮肤;对于婴幼儿,要及时擦干汗液,勤换尿布,保持皮肤干爽。

    处理方面:首先要脱离高温高湿环境,保持皮肤干燥。对于晶痱一般无需特殊治疗,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即可。红痱可外用清凉、收敛、止痒药物,如炉甘石洗剂等;脓痱则需要外用抗生素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等预防和控制感染。如果瘙痒明显,可口服抗组胺药物,但要注意儿童用药的安全性,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对于特殊人群,如婴幼儿、老年人、体质虚弱者等,在处理粟粒疹时要更加谨慎,尽量选择温和、无刺激的处理方法,密切观察皮肤变化,如出现感染加重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