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肠套叠和肠绞痛的区别

肠套叠和肠绞痛的区别

2025年10月27日 16:03:53
病情描述:

肠套叠和肠绞痛的区别

医生回答(1)
  • 吕富靖
    吕富靖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向他提问

    肠套叠是婴幼儿常见的肠管套叠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的疾病,与肠管解剖、蠕动异常、病毒感染等有关,有阵发性哭闹、呕吐、果酱样血便、腹部包块等表现,腹部超声、空气或钡剂灌肠X线可助诊,早期可空气灌肠复位,失败或病情重需手术;肠绞痛多见于3个月内婴儿,与胃肠道发育不成熟等有关,表现为突然大声哭闹,无呕吐血便等,靠临床表现诊断,以非药物干预为主;婴儿期是两者高发期,特殊病史婴儿需更密切监测,护理时要密切观察并针对性处理。

    肠绞痛:是婴儿期常见的一种发作性哭闹不安综合征,多见于3个月以内的婴儿。目前认为可能与婴儿胃肠道发育不成熟,导致肠道气体积聚、肠痉挛有关,比如喂养不当(如吞入过多空气等)可能是诱发因素。

    临床表现

    肠套叠:典型表现为阵发性哭闹不安,伴有呕吐、果酱样血便和腹部包块。患儿会突然出现剧烈哭闹,持续数分钟后缓解,间隔数分钟后又反复发作;呕吐多在哭闹发作后不久出现,初为奶汁及乳块等,later可含有胆汁,严重时可吐出粪便样液体;发病后6-12小时可出现果酱样血便;腹部可触及腊肠样、表面光滑、稍可活动、有压痛的包块。

    肠绞痛:主要表现为婴儿突然大声哭闹,可持续几小时,也可阵发性发作。哭闹时婴儿面部潮红,双腿向上蜷起,腹部紧张,而发作间歇时婴儿外观正常。一般无呕吐、血便等表现。

    检查方法

    肠套叠:腹部超声是首选的检查方法,可显示肠套叠的“同心圆”或“靶环”征;空气或钡剂灌肠X线检查可见套叠部位充盈缺损和“杯口状”阴影。

    肠绞痛:主要依靠临床表现进行诊断,一般无特异性的影像学或实验室检查异常,需要排除其他引起婴儿哭闹的器质性疾病后才能诊断为肠绞痛。

    治疗原则

    肠套叠:对于早期肠套叠可采用空气灌肠复位等非手术治疗方法;如果复位失败或病情较重(如出现肠坏死等情况)则需要手术治疗。

    肠绞痛:主要以非药物干预为主,如家长可通过飞机抱、腹部顺时针按摩等方式缓解婴儿的不适,同时要注意合理喂养,避免婴儿吞入过多空气等。

    特殊人群情况

    婴儿期:无论是肠套叠还是肠绞痛都多见于婴儿期。对于婴儿来说,肠套叠如不及时处理可导致严重后果,而肠绞痛虽然不危及生命,但会影响婴儿的舒适度和家长的照料。在护理婴儿时,要密切观察婴儿的哭闹情况等表现,对于肠套叠要早期识别并及时就医;对于肠绞痛要尝试多种安抚方式来缓解婴儿的不适。

    特殊病史婴儿:如果婴儿有先天性肠道畸形等病史,发生肠套叠的风险可能更高,需要更加密切监测;对于有过敏体质等情况的婴儿,在喂养等方面需要特别注意,因为可能会诱发肠绞痛等情况。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