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灌肠治疗的具体操作是怎样的

灌肠治疗的具体操作是怎样的

2025年10月27日 16:40:43
病情描述:

灌肠治疗的具体操作是怎样的

医生回答(1)
  • 蓝宇
    蓝宇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向他提问

    灌肠准备需选安静隐私且温度适宜空间,备符合要求灌肠液及相关物品,患者要据病情选合适体位并安抚心理,操作时轻柔插入肛管、缓慢注入灌肠液观察反应,拔管后嘱患者保留灌肠液时长,儿童操作需更轻柔观察,老人留意力度速度及保护皮肤,孕妇灌肠需谨慎并关注宫缩等情况。

    一、准备阶段

    1.环境准备:选择安静、隐私且温度适宜的空间,室温维持在22~24℃,为患者营造舒适、温暖的操作环境,避免因环境温度不适导致患者身体不适。

    2.物品准备:准备符合要求的灌肠液(如根据病情选择生理盐水、肥皂水等),灌肠液温度精准调控至39~41℃,选用容量500~1000ml的灌肠筒,配备适宜的肛管、润滑剂、卫生纸及便盆等物品,确保物品齐全且状态良好。

    二、患者准备

    1.体位选择:依据病情与患者自身状况选取合适体位,常见为左侧卧位,协助患者双膝屈曲,充分暴露臀部;儿童患者需由家属协助稳固体位,保障操作安全与舒适;孕妇患者灌肠需谨慎,尽量避免常规灌肠,若确需进行,应选用恰当体位,防止增加腹压引发不良后果。

    2.心理安抚:向患者具体分析灌肠的目的及操作流程,缓解其紧张情绪,尤其针对儿童患者,运用温和语气沟通并给予安抚,减轻其恐惧心理,使其能配合操作。

    三、操作步骤

    1.肛管插入:佩戴手套,在肛管前端涂抹适量润滑剂,轻柔将肛管插入肛门,成人插入深度保持在7~10cm,儿童插入深度约4~7cm,操作过程中务必轻柔,避免损伤肠道黏膜。

    2.灌肠液注入:缓慢注入灌肠液,密切观察患者反应,若患者出现腹胀或便意,可适当减慢注入速度;若为保留灌肠,需依据病情调整注入速度与体位,例如慢性菌痢患者宜采取左侧卧位,阿米巴痢疾患者宜采取右侧卧位,以提升治疗效果。

    3.拔管:灌肠完成后,轻柔拔出肛管,用卫生纸轻按肛门,协助患者平卧,嘱患者尽量保留灌肠液一定时长,通常需保留5~10分钟以上,以达成治疗目的。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肠道黏膜较为娇嫩,操作时需更加轻柔,肛管选取要适宜,防止过粗或插入过深造成肠道损伤。需密切观察儿童的面色、呼吸等状况,若出现异常应即刻停止操作。

    2.老年人患者:老年人肠道功能相对较弱,灌肠时要留意力度,避免过度刺激肠道引发肠道痉挛等状况。注入灌肠液速度不宜过快,防止患者产生不适。同时,老年人皮肤较为脆弱,操作中要注重保护皮肤,避免擦伤。

    3.孕妇患者:孕妇灌肠需谨慎,一般尽量避免常规灌肠,若因病情需要灌肠,要选取合适体位,动作轻柔,密切关注孕妇的宫缩等情况,防止因操作不当导致早产等不良后果。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