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什么是鹅口疮

什么是鹅口疮

2025年10月27日 15:25:06
病情描述:

什么是鹅口疮

医生回答(1)
  • 张彬
    张彬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向他提问

    鹅口疮是白色念珠菌感染致口腔黏膜炎症多见于婴幼儿,发病因婴幼儿口腔黏膜娇嫩抵抗力弱、长期用广谱抗生素或激素等,成年人因长期戴义齿、口腔卫生差、患慢性病等,临床表现为口腔黏膜白色斑膜等,诊断靠临床症状观察和实验室检查涂片,预防从婴幼儿喂养及口腔卫生维护等方面,治疗用局部用药和增强抵抗力等,特殊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

    鹅口疮又称雪口病,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症,多见于婴幼儿。白色念珠菌是一种常见的真菌,在健康人的口腔、消化道等部位也可能存在,但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就容易大量繁殖致病。

    发病原因

    婴幼儿因素:婴幼儿的口腔黏膜娇嫩,抵抗力弱。如果喂养时奶瓶、奶嘴等消毒不彻底,或者母亲的乳头不清洁,就容易导致白色念珠菌感染。另外,婴幼儿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或肾上腺皮质激素,会破坏口腔内正常菌群的平衡,也易引发鹅口疮。

    其他人群:对于成年人来说,长期佩戴义齿、口腔卫生不良、患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情况,也可能增加患鹅口疮的风险。

    临床表现

    口腔黏膜表现: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上出现白色斑膜,形似奶块,但不易擦去,强行擦去后,局部黏膜会潮红、粗糙,可能会有溢血。斑膜可出现在舌、颊、腭等部位。

    全身症状:一般轻症患者无明显全身症状,但严重的鹅口疮可能会影响患儿吃奶,导致患儿烦躁不安、啼哭、哺乳困难等。如果感染扩散到食管、支气管等部位,还可能引起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全身症状。

    诊断方法

    临床症状观察:医生通过观察患儿口腔内的典型白色斑膜表现,结合病史等初步判断是否为鹅口疮。

    实验室检查:必要时会取白色斑膜进行涂片检查,在显微镜下可见白色念珠菌的菌丝和孢子,以此来明确诊断。

    预防措施

    婴幼儿喂养方面:喂养前要将奶瓶、奶嘴彻底清洗并消毒,母亲要保持乳头清洁。对于母乳喂养的婴儿,母亲在喂奶前后应清洗乳头。避免婴幼儿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或肾上腺皮质激素。

    口腔卫生维护:婴幼儿在出牙后,可以用干净的纱布蘸水清洁口腔。成年人要保持口腔清洁,定期更换义齿并做好清洁。控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病情,提高机体抵抗力。

    治疗原则

    局部用药:一般采用局部涂抹制霉菌素混悬液等药物来抑制白色念珠菌的生长。

    增强抵抗力:对于因长期使用抗生素等导致的鹅口疮,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适当调整用药,同时注意加强营养,提高患儿或患者的抵抗力。

    特殊人群方面,婴幼儿患鹅口疮时,家长要格外注意口腔护理的细节,避免因护理不当加重病情。成年人若患有鹅口疮,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注意用药期间的口腔卫生等情况。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