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拔牙矫正过程_拔牙矫正牙齿的危害

拔牙矫正过程_拔牙矫正牙齿的危害

2025年10月27日 17:16:27
病情描述:

拔牙矫正过程_拔牙矫正牙齿的危害

医生回答(1)
  • 龙宝军
    龙宝军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向他提问

    拔牙矫正先经口腔科全面检查评估是否需拔牙(青少年颌骨有潜力需谨慎评估拔牙对其发育影响),后在局部麻醉下无菌操作拔牙,创口愈合后(约1-2个月)佩戴矫正器移动牙齿,过程中存在出血与感染风险(糖尿病等病史及儿童更需注意)、神经损伤风险(不同年龄发生概率不同)、牙齿松动风险(牙周病患者及老年人更甚)、个别患者有脸型细微变化风险、还可能因创口愈合不佳致矫正周期延长风险且不同健康状况患者愈合及矫正进程有差异。

    一、拔牙矫正过程

    1.前期评估阶段:患者需到口腔科进行全面检查,包括口腔全景片、头颅侧位片等影像学检查,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牙齿排列、颌骨情况等评估是否需要通过拔牙来创造牙齿移动的空间,一般会选择拔除正畸牙(如第一前磨牙等),此阶段需考虑患者年龄、颌骨发育状况等因素,若为青少年,颌骨尚有生长潜力,医生会更谨慎评估拔牙对颌骨发育的影响。

    2.拔牙操作阶段: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拔牙手术,医生会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确保拔牙过程安全。对于不同年龄患者,操作时需注意儿童的配合度及组织的耐受性,成人相对操作流程更标准化,但也需根据个体病史等调整。

    3.矫正器佩戴阶段:拔牙创口愈合后(一般需1-2个月),开始佩戴固定或隐形矫正器,通过矫正器施加的力逐步移动牙齿,使牙齿排列恢复正常,此过程中需定期复诊调整矫正器力度,不同年龄患者复诊频率可能不同,青少年因牙齿移动较快可能复诊更频繁。

    二、拔牙矫正牙齿的危害

    1.出血与感染风险:拔牙创口存在出血可能,若术后护理不当易引发感染,尤其是本身有糖尿病、免疫力低下等病史的患者,感染风险更高。儿童免疫力相对较弱,更需注意拔牙后的口腔清洁,防止创口感染。

    2.神经损伤:以下牙槽神经损伤为例,拔牙过程中可能因操作不当损伤该神经,导致下唇麻木等症状,不同年龄患者发生神经损伤的概率不同,成人相对更易评估解剖结构,但儿童颌骨发育未完全,解剖结构相对模糊,增加了神经损伤风险。

    3.牙齿松动:矫正过程中牙齿移动会导致短期松动,一般在矫正结束后可恢复,但对于存在牙周基础疾病的患者,牙齿松动可能加重,老年人本身牙周组织可能退变,拔牙矫正后牙齿松动风险相对更高。

    4.脸型变化:个别患者可能因拔牙后咀嚼习惯改变等因素出现脸型细微变化,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脸型可能随颌骨发育有一定自我调整,但仍需医生在拔牙前充分沟通脸型变化的可能性,让患者了解风险。

    5.矫正周期延长风险:若拔牙创口愈合不佳等情况可能导致矫正周期延长,影响矫正效果,不同健康状况患者愈合速度不同,有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愈合可能受影响,延缓矫正进程。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