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取牙的规范流程是什么

取牙的规范流程是什么

2025年10月27日 22:53:27
病情描述:

取牙的规范流程是什么

医生回答(1)
  • 黎凡
    黎凡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向他提问

    术前需采集病史了解全身健康状况、患牙不适表现等,口腔检查视诊触诊并借助影像评估拔牙难度,麻醉按患牙部位选方式且儿童需兼顾心理,牙体分离用器械以合适支点精准分离,患牙拔除选适配钳轻柔操作,术后清理创口压迫止血并告知术后注意事项及儿童护理要点。

    一、术前评估

    1.病史采集:通过问诊详细了解患者全身健康状况,包括是否存在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出血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糖尿病等,以及药物过敏史、近期用药情况等。同时询问患牙不适的具体表现,如疼痛持续时间、程度、发作规律等。2.口腔检查:视诊观察患牙位置、形态、有无龋坏、松动情况等;触诊检查周围软组织有无肿胀、压痛;借助X线等影像学检查明确患牙牙根数目、形态、与邻牙及周围骨质的关系等,以此评估拔牙难度并制定个性化方案。例如,对于合并高血压的患者,需将血压控制在相对稳定范围(一般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00mmHg)后再考虑拔牙;糖尿病患者需使血糖控制在空腹血糖≤8.88mmol/L且无急性感染等情况时方可拔牙。

    二、麻醉准备

    1.麻醉方式选择:根据患牙部位及情况选择局部麻醉方法,常见有浸润麻醉(如上颌前牙拔除可选用)和阻滞麻醉(如下颌智齿拔除多选用)。严格遵循麻醉操作规范,准确注射麻醉药物,确保麻醉效果良好,同时避免麻醉药物误入血管等意外。对于儿童患者,选择麻醉方式时需兼顾其心理特点,采用轻柔操作并通过安抚性沟通缓解其紧张情绪,尽量选用对儿童影响较小的麻醉方式。

    三、牙体分离

    1.器械选择与操作:使用牙挺等牙科器械,以合适支点为基础,逐步将患牙与牙槽骨、牙周膜等组织分离。操作时需精准把控力度和方向,避免损伤邻牙及周围软组织。例如,对于稳固的单根牙,可通过轻微撬动逐步使患牙与周围组织脱离。

    四、患牙拔除

    1.拔牙钳选择与操作:根据患牙形态大小选取适配拔牙钳,按照正确拔牙动作(如摇动、扭转、牵引等,其中扭转适用于部分单根牙)将患牙取出。操作过程中保持动作轻柔、准确,避免暴力操作引发牙槽骨骨折、邻牙损伤等并发症,密切关注患者反应并及时调整操作。

    五、术后处理

    1.创口处理:拔牙后清理创口内残留碎片等,放置棉球压迫止血,告知患者咬紧棉球30-40分钟后吐出。2.注意事项告知:向患者说明术后24小时内不宜刷牙、漱口,饮食选择温软食物,避免患侧咀嚼;告知患者注意观察创口出血情况,若出现明显出血需及时复诊;讲解可能出现的术后反应(如轻微疼痛、肿胀等)及应对措施。对于儿童患者,需向监护人详细强调术后护理要点,如避免儿童用舌舔创口等,以保障创口正常愈合,充分体现人文关怀。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