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子宫脱垂

子宫脱垂

2025年10月27日 15:37:50
病情描述:

子宫脱垂

医生回答(1)
  • 张瑾
    张瑾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向他提问

    子宫脱垂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表现为子宫位置异常,病因包括妊娠分娩致宫颈等组织损伤、腹压增加、盆底组织发育不良或退变,临床表现有下腹等下坠腰酸、阴道肿物脱出、排尿排便异常,诊断靠妇科检查明确程度及盆底功能,治疗分非手术盆底肌锻炼、子宫托和手术,预防需避免分娩损伤、产后康复、治相关病、加强盆底锻炼,老年女性要防腹压增加等,产后女性重视复查和康复。

    一、定义

    子宫脱垂是指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于阴道口以外,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一种。

    二、病因

    1.妊娠分娩因素:妊娠、分娩过程中,尤其是难产、第二产程延长等,可造成宫颈、宫颈主韧带、子宫骶韧带及盆底肌肉的损伤,若产后支持组织未能恢复正常,易引发子宫脱垂。

    2.腹压增加:长期慢性咳嗽、便秘、超重或肥胖等,可使腹腔内压力持续增高,推动子宫向下移位,增加子宫脱垂发生风险。

    3.盆底组织发育不良或退行性变:部分女性因盆底组织先天发育不良,可较年轻出现子宫脱垂;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降低,盆底组织萎缩退化,也易发生子宫脱垂。

    三、临床表现

    1.下坠感与腰酸:患者常感下腹、阴道及会阴部有下坠感,伴有腰酸,尤其在久站、劳累后症状加重,休息后可缓解。

    2.阴道肿物脱出:轻度脱垂者在行走、体力劳动后肿物脱出,休息后可自行还纳;重度脱垂者肿物长期暴露在外,不易还纳。

    3.排尿排便异常:可出现排尿困难、尿潴留、压力性尿失禁或便秘等症状,与子宫脱垂压迫尿道、膀胱或直肠有关。

    四、诊断方法

    通过妇科检查即可明确诊断,医生会检查子宫脱垂的程度(根据宫颈与处女膜缘的关系分为Ⅰ度、Ⅱ度、Ⅲ度),同时评估盆底肌肉功能等情况。

    五、治疗方式

    1.非手术治疗

    盆底肌锻炼:指导患者进行凯格尔运动,即收缩盆底肌肉(类似憋尿动作),每次持续5秒左右,然后放松,重复进行,每日数次,有助于增强盆底肌肉力量,缓解子宫脱垂症状。

    子宫托:适用于不同程度子宫脱垂患者,通过放置子宫托支撑子宫和阴道壁,使其维持在正常位置,需定期取出、清洁和更换。

    2.手术治疗:根据患者年龄、生育要求及全身健康状况等选择合适术式,如曼氏手术、子宫全切及阴道修补术、盆底重建手术等。

    六、预防措施

    1.避免分娩损伤:正确处理分娩过程,避免滞产、难产,减少盆底组织损伤。

    2.产后康复:产后避免过早从事重体力劳动,注重盆底肌肉康复训练,促进盆底组织恢复。

    3.积极治疗相关疾病:及时治疗慢性咳嗽、便秘等可增加腹压的疾病,控制体重,避免超重或肥胖。

    4.加强盆底锻炼:日常可坚持进行盆底肌锻炼,如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肉功能。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女性:雌激素水平降低致盆底组织萎缩,更应注意避免腹压增加的行为,如长期慢性咳嗽等,定期进行盆底健康评估,必要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

    产后女性:重视产后42天复查,关注盆底恢复情况,若出现下坠感等异常,及时进行盆底康复治疗,降低子宫脱垂发生风险。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